益母草,按字面意思可解释为“有益于母亲的草”,古时被称为“蓷”,也叫“茺蔚”。晋代学者郭璞作了注解:“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在节间,又名益母。”也有地方称其为“益母蒿”或“坤草”,它的种子还(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