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传统乙巳年。几千年来,中国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每一代中国人,都会伴随着时代和认知的改变,重塑春节的丰富内涵和表达方式。然而,不知你发现没有,中国春节的民族凝聚力,以其乐融融的家庭为中心,维系着学校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中国文化味道始终没有改变。春节,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深究其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构建出中华民族
春节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和生动的实践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教育报刊社《家长》杂志的“领航之声”栏目在春节期间推出《“家”宴》融媒体特别策划。那么,如何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这些教育力量有效整合?学校在协同育人中应履行怎样的责任?本期将带领读者探寻《理事长的“家”宴》,聆听天津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怀君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理念与经验。 天津市教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绵数千年,与我们的文化根基深厚是分不开的。然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是伴着电子产品长大的,对于他们而言,传统的、民族的东西,实在是有些模糊、有些遥远。很多风俗、传统节日已慢慢淡出年轻人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春节,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家长或老师该如何培养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认同呢?本期“话题纵横”栏目编发的这组稿件,希望
文化自信之所以重要,在于文化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亦是如此。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 起——兴趣第一 柏拉图说“工作以开头更为重要”,强调的是开始的价值性,告诉我们做好开头非常重要。中国有谚语曰“万事开头难”,强调开头的慎重性,告诉我们开头不是说干就干,需要慎重思考、缜密论证、精心选择。如果第一步出现
压岁钱到底应该归谁? 10岁琪琪聪明伶俐,性格乖巧。可是龙年春节期间,她为了压岁钱跟妈妈发生了一场“大战”。 过年时,琪琪收到了一笔为数不小的压岁钱,妈妈说为了安全起见,代为保管,并保证“绝不挪用”。后来,琪琪羡慕其他同学买了平板电脑,也央求妈妈购买。妈妈以平板电脑影响学习为由推脱不买。琪琪说,买平板电脑不是为了玩,是为了学习。妈妈又以家中没钱为由拒绝。琪琪说:“这事好办,你们没钱,我有钱,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庭教育的丰厚滋养,孩子便能成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优秀儿女。 慧爱——给孩子表达心声的机会 很多父母说:“孩子小的时候很听话,很乖,我们说什么是什么,觉得很幸福。可孩子长大后,常常跟我们作对。你让他往东,他偏去西。”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孩子被家长压制太久,产生了逆反心理。孩子小时候,我们忽视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明则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精神产物,一般指社会制度、法律、教育、科技、艺术、哲学等方面。文明是文化的发展和总结概括,通常与城市化、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紧密相关。在中国传统文明方面,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国学”,即中国之学问。晚清重臣、儒学大家张之洞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了这一概念,并主
近日,一场主题为“为热爱 向光而行”的青春励志报告会在天津医科大学举行,这不仅是天津市大中小学新时代感恩励志人物进校园活动的精彩开端,更是生命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天津市生命教育与成长发展中心的揭牌,以及天津市大中小学一体化生命教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天津在生命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报告会上,佟文、杨博尊、冯雅竹、代国宏、孙怀念、叶聪6位主讲人用他们亲身经历的磨难、展现的勇气、怀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