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中,我留意到很多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深受父母、老师乃至同学所赋予的“标签”影响。积极的“标签”如同指路明灯,引导孩子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标签”则会阻碍孩子成长。倘若家长和老师能够理解“标签”的影响力,并巧妙运用标签效应,就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所谓标签效应,是指个体被赋予特定“标签”后,会无意识地进行印象管理,调整行为以符合“标签”预期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标签”具有
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近二十年(2005—2024年)收录的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创新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在发展趋势上,多学科融合、实践应用导向和评价体系构建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未来需要结合数智资源,充分链接教联体资源,突出课程实践性,
摘要:为探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湖北省武汉市56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男生运动量、学业满意度、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相处困扰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2)初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及初三年级学生的;初三年级学生自由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及初二年级学生的;(3)人际关系困扰
摘要: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双视角探讨父母过度保护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简版)、相对剥夺感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94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僵化和相对剥夺感在父母过度保护与高中生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2)父母过度保护可分为“低过度保护”“中等过度保护”和“高过度保护”三个潜在类别;(3)以低过度保护型为参照,其他两个类
摘要:聚焦中小学心理教师课堂实践中的困惑,包括教学目标具象转化困难、价值引领与价值中立协同矛盾、课堂动态管理挑战。针对三方面困境,提出“立心—立意—立序”三位一体的课堂突破路径:以“立心”为根基,通过教师认知架构能力使教学目标具象化,丰富课堂的“心理味”;构建“立意”机制,创设具身化情感场域,运用叙事疗法、价值观澄清等技术,实现价值中立与价值引领的协同;结合团体动力机制推动规则内化,达成课堂“立序
摘要:AI技术凭借高效性、精准性、个性化等优势,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尤其在心理健康活动课层面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教师在心理课中运用AI技术时,应注重需求评估、技术选择、教学设计、实施与反馈、跟进与优化等环节,并结合其他教育手段,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探讨AI技术与中学心理课的契合点、应用步骤及注意事项,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AI技术;课程优化;心理健康活
关键词:语言霸凌;校园霸凌;情绪ABC理论;我信息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6-0031-04 【活动理念】 许多小学生喜欢给同学起外号,有些外号甚至具有侮辱性或攻击性,如肥猪、短腿汪等,起外号的学生觉得好玩,却不知这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学生并未意识到,起有侮辱性或攻击性外号的行为属于语言霸凌的一种。 语言霸凌指的是通过言语对他人进行
关键词:同伴互助;求助信号;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6-0035-04 【活动理念】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在非自杀意图下,故意、直接地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一行为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尤其是12至14岁之间[1]。研究指出,NSSI行为多与情绪调节障碍、社交孤立及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初中阶段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学生已经初步知晓修复关系的方法,但是在面对关系修复时
关键词:时间管理;休闲者;生涯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6-0044-04 【活动背景】 在对高中学生开展时间管理教育时,笔者发现学生对时间的意义、时间管理的理论并不陌生,但时间管理的理论和策略很难与学生个人经验有效结合。学生普遍反馈:“没有时间可管理”“老师和家长从不让我们闲着”。紧张忙碌的学习节奏、分秒必争的主流时间观导致学生
关键词:家庭教育模式;心理剧技术;代际共情;优势视角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6-0048-04 【剧情简介】 成绩优异的“学霸”周洋长期生活在母亲的强势管教之下,内心一直羡慕同学郑月的家庭;而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郑月,却羡慕周洋身边有父母的陪伴。在一次两人谈心时,一个人生交换模拟器出现在他们面前,彼此羡慕的两人选择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换人
摘要:一位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面对父母的高期待和高要求、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等困扰,出现了否认自己的“假冒者现象”,即学习能力和成绩都很优秀,却怀疑自己不行。辅导教师综合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心理剧技术,协助学生看见自身力量,挖掘积极心理资源,重构认知,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有效突破“假冒者现象”,缓解了他的焦虑等负面情绪。 关键词:假冒者现象;焦点解决;心理剧技术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
摘要:丧亲是人生中普遍而深刻的经历。处在青春期的个体情感体验更为强烈,他们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更难应对丧亲带来的心理冲击。一名失去父亲的初三女生因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出现了应激障碍,心理教师通过理清辅导思路、稳定学生情绪、寻求心理支持、积极升华情感等步骤,运用情绪稳定技术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渡过心理危机。 关键词:情绪稳定技术;丧亲应激障碍;心理支持;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
摘要: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现实困境,尝试构建“三维实践模型”,应用于主题班会的课程化重构。通过分析政策要求、理论适配与技术赋能的内在耦合逻辑,提出分层实施框架(高一职业启蒙、高二专业锚定、高三决策训练)、特色活动载体(职业浸润计划、生涯剧本杀等)及动态评价体系。为破解班会“形式化”“碎片化”难题提供可复制路径,助力学生从“被动选科”向“主动建构”转型。 关键词:新高考;生涯规划;主题
摘要:2024年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不仅是“答案与问题”的思维创新议题,也是心理关系的投射。快速“出答案”投射了人工智能焦虑,“问题”不确定性引发对未来世界的焦虑,共生必然性加剧了关系焦虑。因此,应注重培育学生的积极思维习惯,转变对人工智能认知;培育乐观的解释方式,发展对人工智能的积极情绪;培育技术效能感,提升人工智能素养行为。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心理投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摘要:小学英语作业存在被动式、浅层化和散点状的问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宏观思考积极品质推动作业结构优化的功能、体系,明晰积极心理赋能单元语用作业的积极作用;着眼于学生发展,从语用任务出发,基于单元整合,在作业内容上关注整体性和交际性,在形式上关注衔接性,在活动上关注连贯性;帮助每个学生平衡充分地经历个性化的学习历程,从而培育学生的积极心态,促成积极投入,构建积极品格,获得积极成就,促进学生的核心
摘要: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家校社医共同关注的公共安全卫生问题。NSSI行为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应激动作等负性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严重危害到当事人和同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部分班主任面对NSSI行为时出现慌乱和含糊处理的情况,影响到了班级秩序和学生身心。针对这种情况,从班级管理的视角,阐述了班主任应对学生NSSI行为的积极态度、预防和干
摘要:聚焦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度控制现象,深入剖析其现状、背景、典型形态、应对路径及代际问题。在“直升机式育儿”和“精细化培养”理念盛行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加剧和教育资源丰富促使父母过度干预子女生活,这从认知决策、情感表达、社交关系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孩子形成僵化思维、身心分离、社交功利化等问题。为此,需重构健康教养模式,通过培育自主决策的“心理脚手架”、建立情
康静,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心理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指导师,农工党省委优秀党员,区政协委员,省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心理教研核心团队骨干成员,市级心理学科骨干教师,市咨询师协会会员,市级心理健康辅导员,市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优秀工作者,市武装部心理分队基干民兵,农工党教育专家服务团成员。 康老师用时两年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此外对绘画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OH卡牌也都有学习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