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皖北地区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阐述了该地区的大豆生产现状,以及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策略。该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宜,大豆品种多样,产业发展协调;其生产基础设施、品种应用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提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各项设施;选育推广高产、优质且抗性强的大豆品种;积极探索应用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加强培训,推
摘要 本文阐述了天益科豆21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是以皖宿2156为母本、冀豆17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较高;其株高适宜、抗倒伏;籽粒高油高蛋白。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和种子处理等播前准备工作;根据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及质量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做好查苗、间苗、中耕和除草等田间管理;适期防治大豆根腐病
摘要 邯豆13在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广泛应用,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本文总结分析了该品种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技术。该大豆品种在该地区种植具有耐阴、高油、耐密、抗倒、高产和适宜机收的特征。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包衣大豆种子,以防地下害虫侵染,同时提高发芽率;以大豆玉米4∶2模式栽植,确保密度适宜;大豆鼓粒期田间管理方面,需适当浇水,结合作物需求补充养分,科学防治大豆点蜂缘蝽、烟粉虱等虫害
摘要 为筛选适合湖南益阳市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稳产、高产和适应性好的大豆品种,以中豆41为对照,引进中豆43、南农57等11个品种,在赫山区及桃江县两处试验点进行比较试验,从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试验点12个品种的生育期在86~100 d;农艺性状方面,株高62.6~83.0 cm,底荚高度12.5~21.3 cm,主茎节数10.0~16.3个,有效
摘要 为探究施肥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藏冬20号和山冬7号2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设置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分析其对该作物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其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冬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在264~281 d,以中肥处理全生育期最长。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冬小麦品种株高、茎粗和穗下茎节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均以中肥处理较好;产量及产量构成方面,中肥处
摘要 安科1618是以石优17号为母本、周麦18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病性强等特点。本文总结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区域试验全生育期、株高、穗数等农艺性状与产量、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在2018—2019、2019—2020年皖淮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468.4 kg/hm2;在2020—202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摘要 为分析不同肥力水平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其水稻生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低、中和高3种肥力水平地块进行水稻15%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测定有机质和碱解氮等养分,及水稻千粒重、分蘖数和株高等指标,分析养分吸收和肥料投入与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方面,与常规施肥相比,15%有机肥替代在中肥力水平地块上有效磷含量提高24.22%,在高肥力地块上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27.71%;产量方面
摘要 为筛选耐盐性较强的谷子品种,以承谷13号等40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150 mmol/L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对照组为蒸馏水,测定谷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率等6项性状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0份谷子中品种热河金米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均最大,相对发芽盐害率最小,其耐盐性较强;相关性分析显
摘要 为筛选适合黄秋葵组培苗的最优光质,以黄秋葵品种五福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将其顶芽外植体(1.5 cm)接种到1/2 MS基本培养基上,分别转入荧光灯(CK)、蓝光(B)、红光(R)、黄(Y)、绿(G)和远红光(FR)下进行光照射处理,测定其鲜样质量、干样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a等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光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巫山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本研究以云烟87为对照,选择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产量等经济性状,烟碱等化学成分,以及香气质等感官质量,对中烟300、云烟301和云烟116 3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方面,与云烟87(CK)相比,中烟300、云烟301和云烟116均具有较长的生育期,田间长势较好,有效叶数较多,其中云烟116腰叶发育较好,腰叶长较CK增加4.13
摘要 为研究加氏乳杆菌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脂作用,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200 μL生理盐水)、高血脂组(高脂饲料+200 μL生理盐水)和加氏乳杆菌组(高脂肪饲料+1×109 CFU加氏乳杆菌活菌 ),培养14 d监测小鼠体重和脂肪质量变化,检测小鼠血脂及肝脂水平。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加氏乳杆菌活菌灌胃,可以降低高脂小鼠体重、脂肪质量,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摘要 为探析不同水流速度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以许氏平鲉幼鱼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0(对照组)、1和2 BL/s 3个流速下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等生长性能指标,勇敢性、探索性和活跃性等个性特征,及其焦虑行为,并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长性能指标终体长、终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特征方面,勇敢性和活跃性的各项指标在3组间的差
摘要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素(AFs)的一种,主要存在于霉变的饲料中。为了解减轻AFB1毒性作用的外源性化合物研究进展,本文描述了AFs和AFB1的理化特性,以及AFB1在体内的代谢解毒过程,并梳理了姜黄素、维生素E和酵母硒等8种可以缓解AFB1中毒的外源性化合物及其作用机理。AFs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以肝脏作为主要靶器官,具有强致癌、致畸形和致突变等毒害作用。其中
摘要 为研究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SSR)的特征,本研究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利用REPuter软件和MISA软件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散在重复序列和叶绿体微卫星(cpSSR)特征。结果表明,麻叶绣线菊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5 932 bp,是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识别出43个散在重复序列,其中回文重复最多,互补重复最少。其叶绿体全基因
摘要 为了解林木种子园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62—2023年林木种子园的相关研究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发文量、载文期刊、基金项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突现词及被引文献频次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林木种子园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年度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近年论文创新和深度有待加强;核心库载文量较高的期刊包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林
摘要 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结合的方法,根据生活型、花色、花期、果色、果实类型、观果季节和叶色,将鸡公山的野生木本观花、观果和观叶植物进行分类,分析其数量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野生木本观花植物157种,以灌木、白色系花朵数量较多,主要在春季观花;观果植物50种,以乔木、红色果实和核果数量较多,多在秋季观果;观叶植物35种,其中槭树科、漆树科树种最多,秋色叶树种较多。关于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开发利用
摘要 以多年连续种植甜瓜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上茬甜瓜收获后于夏闲期分别采用未进行土壤处理(-RSD)、玉米秸秆还田+灌水强还原灭菌(RSD)和玉米秸秆还田+未进行灌水强还原灭菌(CK)方式,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通过对比3个处理的温室土壤基础指标(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根结线虫数量以及下茬甜瓜的单瓜重、含糖量情况,考察灌水强还原处理对日光温室连作的影响。
摘要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由基生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的烟草根黑腐病的拮抗菌株,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形态学、生化和分子鉴定,通过盆栽试验考察该拮抗菌株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的菌株BM-25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抑菌率达52.78%,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依据形态学、生化和16S rRNA序列特征,将菌株BM-25初步鉴定为拟诺卡氏菌
摘要 本研究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层常规种植模式菜花(T0)和有机种植模式,依次为辣椒(T1)、大地辣椒(T2)、玉米(T3)和花椰菜(T4)对土壤速效养分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模式T3土壤平均速效氮含量最高,为110.67 mg/kg,平均含量依次为T3>T2>T1>T0>T4;T2、T3和T4模式土壤平均速效磷含量均低于T0,平均含量依次为
摘要 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有效成分及理化特征变化情况,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不同贮藏温度(5、20和35 ℃)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没食子酸(GA)、儿茶素(C)和表儿茶素(EC)等6种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因的含量,并检测茶汤色泽和pH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7种化合物分离度良好,质量浓度范围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摘要 为分析富硒酵母对蓝莓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风味的影响,采用外源供硒方式,测定AG1、AG2和LM等4种酵母的富集硒元素能力,筛选出富硒效果最佳的酵母进行蓝莓酒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液氨基酸态氮、总酸和pH等理化指标与主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G2(15 mg/L)的富硒效果最佳;其在蓝莓酒发酵过程中,蓝莓酒液的氨基酸态氮和总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发酵第20天的含量最高,分别为6.
摘要 为探究哈茨·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施用量对兰州百合生长发育以及鳞茎中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以筛选兰州百合优质生产时哈茨·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施用量。本研究以兰州百合为材料,在固定鸡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基础上,设置1个空白对照(CK)和5个哈茨·枯草芽孢杆菌施用量(15、30、45、60和75 kg/hm2)处理,通过测定其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以及鳞茎中多糖、皂苷等活性物质含量,分析在不同处理下兰州百合
摘要 本研究以大红泡、黑莓和掌叶覆盆子3种树莓品种为试材,测定其不同发育时期(花期Ⅰ、Ⅱ、Ⅲ和Ⅳ),不同时间段(8:30、10:30、12:30、14:30和16:30),不同干燥条件(自然干燥法和硅胶干燥法)及不同贮藏条件(4和20 ℃)下的花粉活力,同时测定树莓花粉不同发育时期的柱头可授性,以筛选出适宜的花粉采集、处理时间及贮藏条件。结果表明,树莓最佳花粉采集期为花期Ⅲ,杂交的最佳授粉期为花
摘要 为培养园林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以该专业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课程为例,以高阶设计能力为导向,对人才培养创新途径进行分析,并对其具体实施成效进行探讨。创新途径包括转变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认知模块、技能模块和实践模块”三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创新改革的具体实施方面,在“三模块进阶式”混合学习模
摘要 为促进食品生产与市场的联通,聚焦食品产业发展需求,以OBE理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对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群建设进行研究,并对其实践成效与特色进行分析。专业群建设上,整合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和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的专业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和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群的共享、分立课程,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竞赛为驱动,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组建了专业群教学团队,紧跟职业技能竞
摘要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及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基于校企合作,对企业参与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进行探讨,并对其实践成效进行分析。改革途径包括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参与实际教学以及利用企业在线培训资源库3个方面,即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与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其在生物防治、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丰富案例,更新教学内容;企业提供教学实践项目,学生以项目组成员、实习生或助理研究员等角
摘要 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从教学、科研合作和产业服务3个方面对梵净山蛋鸡科技小院的建设基础进行研究,并对其基本情况、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实践运作模式等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该科技小院为综合类科技小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使专硕研究生深入蛋鸡生产基地,面向农业安全生产需求,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并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