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牦牛平安诞生 7月10日中午,由中国科学家历时两年多合作培育的克隆耗牛在西藏(当雄)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产诞生,母子平安!这是世界上第一头融合全基因组选择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牦牛。 牦牛是高原地区重要的运输工具和食物来源,可以适应复杂地形驮运大量物资,是当地牧民和边防哨所补给的重要渠道。同时,其肌肉富含特殊氨基酸,有助于耐受高寒低氧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与生态环境变化,使得西
过去,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通过教师、图书馆等资源获取知识。AI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态势。利用大模型,学生可以快速、海量地获取知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人与人的交流,以及对价值观的塑造和对能力的培养。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灵的对话、价值观的塑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不能被AI替代的重要功能,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
斯堪的纳维亚的“密码” 《自然》封面:维京时代卢恩石(runestone)上发现的蛇形石刻,并用古弗萨克文(ElderFuthark)表示DNA核苷酸A、T、G、C(K)。《自然》杂志第804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新统计技术,能以高分辨率重建遗传祖先的细微差异。通过遗传祖先追溯历史并了解过往事件很困难,因为许多地区的祖源较为相似,很难区分群体和族群。研究团队利用他们的技术分析了中世纪欧洲早期
2025年刚刚过半,国际上大规模停电事件频发,尤其在4月底伊比利亚半岛长达十余个小时的大停电中,欧洲600万民众陷入“至暗时刻”,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被迫进入紧急状态。全球频繁的大停电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发展路径的结果。在大洋彼岸的东方,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以技术驱动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国电网始终守护着14亿人的灯火通明。 电力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
在皖西大别山海拔800米的山林石壁上,一丛丛霍山石斛正绽放着淡黄色的小花。40年前,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的霍山石斛濒临灭绝——如今,它已成为带动当地10万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仙草的涅槃,离不开彭代银教授和团队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们用脚步丈量山川湖海,用科技破解本草密码,用教育传承岐黄薪火,在江淮大地书写着中医药事业的壮阔画卷。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遵
“这是一条奔向太阳的路,一路奋发图强,一路创业艰苦,手牵手从小到大,肩并肩从无到有,辉煌中永不满足,奉献里感受幸福。这是一条走向世界的路,一路务实创新,一路卓越追求,心交心英才广聚,情中情心灵归属,泪水伴着汗水流,不舍得这份火热坚守。”这是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的司歌,也是烙印在每一位万华人心底最诚挚的情怀。从20世纪90年代迈开改革的步伐,万华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追光之路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旁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作为一名70后,这是孙树瑜年少时候记忆最深的一句名言。在那个充满社会变革和人生变化的历史时期,在那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洪流中,成长于黔东南青山绿水间的孙树瑜对于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孙树瑜来说,数学早已不仅是一种工具、一门学问、一项工作,更成为他贯穿始终的人生哲学和奋斗目标。 伽利略说
航空发动机是集高温、高压、高转速等多种极端工况于一体的最为复杂的热力机械之一。作为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不仅被认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为铸就强劲“中国心”,一批批科学家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历史的画卷,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时代的华章。 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教员周留成,面向航空发动机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科技攻坚之路,用激情和热
射频电路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技术,在国防军工和民用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中,功率放大器 (功放)作为关键模块,满载运行时功耗占比达60% ,提升功放效率不仅能降低能耗,更能增强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副教授刘畅,十余年来专注高能效功放研究取得系统性突破,其成果成功应用于国防及民用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国射频电路技术的自主化进程。 刘畅在天津大学完成9年本博连读学业。大三时提前进人天津成像与感知微
李超 民以食为安,业以牧为基。当你享用鲜嫩多汁的牛排时,或许不会想到,牛群正在为地球编织一张隐形的温室气体网。牛4个胃室之一的瘤胃中含有的厌氧微生物,在将牧草中的纤维素分解转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并在牛打隔时被排到空气中。据统计,每头牛每日通过打隔释放的甲烷,足够灌满几百个生日气球。这种比二氧化碳强效28倍的温室气体,正随着全球35亿头反当动物的消化代谢过程不断注人大气层,既加剧温室效应,
纺织业,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几千年不断迭代发展中,诞生了众多引领世界的技术及工具。从古至今,纺织科技都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30多年来,香港理工大学时装及纺织学院纺织化学讲座教授忻浩忠一直致力于纺织品功/智能化研究。在21世纪的今天,凭借前沿的新技术和革命性的新材料,他与团队正为纺织业不断注入崭新的活力,用技术重新书写纺织业新篇章。 新型纺织知多少 忻浩忠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刚
蜕变:扎根科研土壤 湖北黄冈的蕲春县,是药圣李时珍的故乡,也是张静教授的家乡。蕲春“以水边多蕲菜(水芹菜)”而得名,是蜚声国内外的中草药之乡。张静的童年就在蕲春的乡野中度过。 从年少时期起,张静就对世间万物拥有着充沛的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想搞清楚有趣事情背后的各种秘密。她常常蹲在田间,望着夏夜里的萤火虫出神。那些微弱却执着的荧光,像是某种隐喻,在多年后与她的科研人生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如今,她
在徐臣杰看来,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恰似方向迥异的道路两端。前者需要由简至深,在繁复的细节剖析中不断挖掘新的发现,只有做到新颖独特,才能在顶尖学术期刊上留下印记;而后者的终极目标是化繁为简,让复杂的技术以极简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大众用户的使用需求。埋首科海多年,他希望能将两者打通:“无论是基础还是应用研究,科研的终极使命都应锚定在‘创造实际价值’上,让技术果实能够惠及人间,滋养万千生活。” 在
“在微纳尺度下,人工活性物质被赋予无线可编程运动的特性,比如当微纳米机器人被放到人体内,可以被外场操控执行特定的功能,用来进行精准药物递送或者无创手术等。”这是吴昌进一直在努力研究的方向。 作为香港大学(HKU)机械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香港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ABIC)联合课题组长,吴昌进带领团队在活性物质、微纳米机器人等领域不断突破极限,让微小的颗粒“活”起来,赋予它们自主运动、环境响应甚至
这是一个人工智能(AI)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时代。AI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如何让这股强大的力量真正造福人类,是一众科研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教授、视觉理解团队(VUT)负责人郭丹也是如此。在她眼中,科技向新更向善。多年来,她带领团队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在视听内容解析与视觉情感计算领域深耕细作。“以人为本”,是她的来时路,也是她未来前进
当深地万米的钻井穿透岩层,当非常规油气藏的“甜点”被精准定位,当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打破国外垄断总有一群人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在地球物理的未知疆域中拓荒。企业高级技术专家李红兵教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物探,是地质学家的眼睛。我们一生从事的事业,用8个字总结,就是‘透视地球,智识油气’。”30余载光阴,李红兵将个人科研理想融入国家能源战略,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学子,成长为引领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的
中外科学家会聚北京共话“基础科学” 2025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7月13日上午在开幕。大会以“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为主题,多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邵逸夫奖等国际大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十余位各国数学会主席及代表,近千名来自国内外学术组织、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齐聚一堂,共话基础科学的前沿与未来。 开幕式上,大会揭晓并颁发“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在数学、物理、信息科学
茫茫宇宙中,是否还有另一颗像地球一样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这一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问题之一。 今年6月,《自然·天文》杂志发布了一项重磅发现: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借助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周围发现了一颗位于宜居带的“超级地球”一一颗名为开普勒(Kepler)725c的系外行星。 Kepler725c的发现,不仅在科学界引起反响,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主要
在福建漳州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群山环抱之间,一座方形土楼静静轟立,它就是长荣楼。100年的风雨洗礼,让它身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也沉淀出独特的韵味。它像一位睿智的老者,见证着客家人的兴衰变迁,也诉说着传统建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一员,长荣楼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古村落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历史沉淀与建筑瑰宝 长荣
碳化硅光波导XR眼镜 扩展现实(XR)WigainOmnision智能眼镜作为打通虚实空间的关键入口,实现了许多创新突破:多模态操控可实现近远场手势抓握、拖拽多窗口, FOV50∘ 光波导技术使视野范围达到行业领先水平;AI实时贯通场景,支持跨语言对话翻译(中/英/日快速响应)、AR实景导航、声纹购物等创新功能,用户仅需语音指令即可完成电商平台商品选购。 小魔方CB60摄像头 萤石C
如果把21世纪的中国比作一条腾跃的东方巨龙,那么穿山越海的隧道就是它的脊梁。从雪域高原到南海之滨,从长江江底到城市腹地,一条条“地下长龙”以每年新增上千公里的速度延伸。支撑这一速度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公共研究平台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一用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把中国的隧道掘进机技术从“受制于人”推向“世界领跑”。 从重组到卓越 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隧道掘进机领域唯一的
近年来,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蚌埠高新区”)持续统筹优化主导产业、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不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提质扩量增效, 主导产业加速集聚 据了解,2024年以来,蚌埠高新区着力发展制造业,推深做实“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持续做大电子信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主导
为深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扎实推进“才聚宁夏1134行动”,加快培育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青年人才队伍,为打造西部人才高地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特制订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办法。 选拔条件 申报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的基本条件: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坚持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专业基础扎实,自主创新能力强。年龄在45周岁
从错综复杂的细胞结构到迷人的自然现象,科学与美学在微观世界中完美融合。 尼康小世界显微摄影大赛正是这样一个“窗口”,它通过卓越的显微摄影技术(利用显微镜拍摄),向公众开微观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从独特的视角探索身边隐藏的奇观,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踊跃提交令人惊叹的显微图像,在微观尺度上揭示着非凡的生命景观。在2024年举办的第50届比赛中,评委们从全球提交的数千幅作品中,精心
当算法决定我们看到的新闻,当人工智能生成逼真的画作,当“元宇宙”成为资本追捧的新大陆,我们是否已经默认了技术对生活的全面接管?在科技浪潮迅猛推进的当下,我们与机器的关系日益紧密且复杂。教授的《在机器的边界思考》,恰如一座航标,为我们照亮在技术时代探索的道路。 《在机器的边界思考》汇聚了作者近十年的研究精华,分为3个部分:哲学、技术和艺术;每部分4篇文章,一共辑录了12篇文章。这本书深人哲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