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溪水一样流过,有时我们忙于生计、照顾别人、回应期待,却忘了最该好好对待的,其实是自己。 清晨推开窗,那温柔的阳光洒进来,它仿佛在轻轻地提醒:嘿,今天,别忘了好好爱自己。 怎么爱自己呢?好好生活,好好吃饭,把每一朵花都当作故友,把每一颗水果都双手捧给自己。拿起一颗苹果,或者捧起一碗热汤,别急着囫囵吞下,像迎接一份小小的礼物,带着点郑重和欢喜。 爱自己,学着用温柔的心去看待这世界。试着把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状况在得到持续改善的同时,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中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平均每年增长约一个百分点,2023年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4.3%和16.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在6~17岁的儿童青少年及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中,超重的患病率分别达到了19%和10.4%。 众所周知,肥胖会引发一系列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九月,夏秋交替,暑热渐消,凉意初显,昼夜温差大,提醒广大读者朋友:开学季,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应注意防范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学生们重返校园,从“假期模式”转变为“学习模式”,老师和家长们应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梭子蟹、皮皮虾等应季海鲜大量上市,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谨记适度适量原则。 开学季人群聚集慎防流感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幼托机构等人员密
12岁男孩小陈左下牙持续隐隐作痛近2周,妈妈以为这只是因为“上火”,于是就让他多喝点水。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直到小陈疼痛加剧至无法进食时,妈妈才着急地将他送到医院。 经过拍X光片检查,发现小陈下颌第2前磨牙竟长出畸形中央尖,因长期咀嚼磨损已折断,细菌顺着折断处侵入牙髓,引发急性根尖炎;而且这颗正在发育的恒牙牙根尚未成型,感染已广泛破坏根尖周围组织。 “再晚来几天,这颗恒牙可能就保不住了。”
李女士产后2个月阴道仍有白色黏液样分泌物,并伴有血便。她自认为是恶露未净,没有去就医。 3个月后,李女士症状急剧加重,每日排脓血样便达10余次,每次排便后总有“没拉干净”的感觉,同时肛门坠胀难忍,最终因严重贫血到医院就诊。医生肛门指诊发现,距肛门5厘米处有一菜花样肿瘤,几乎堵住整个肠腔,活动度差,结合肠镜结果,李女士被确诊为直肠癌。 追溯病史时,医生了解到,李女士在孕期即存在不间断便血,但一直
前不久,邻居张阿姨拿着她的体检报告着急地来找我。她指着报告中描述的直肠肿物,问我是不是直肠癌。我详细地看了一下她的体检报告,原来是医生直肠指诊中,触诊时发现有肿物。我立即为她安排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在直肠近肛缘的位置确实有一个直径为0.8厘米的小肿物,基底白色,表面有深蓝色斑点。病理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直肠肛管黑色素瘤,一种罕见且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 提到黑色素瘤,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
据临床统计,80%以上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中重度疼痛。面对疼痛,患者群体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度:有人选择咬牙硬扛,有人积极寻求缓解方法。究竟哪种选择更科学呢? 疼痛的全身性危害 疼痛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疼痛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压骤升,心率加快;冠心病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也会增加。 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胸腹部术后,患者常因疼痛而出现浅快呼吸,出现肺活量下降,肺部感染的风
2025年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7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每次自杀死亡背后估计有20起自杀企图。 自杀可以发生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其中1/6的自杀人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15~19岁青少年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近年来,我国自杀现象呈低龄化,青少年自杀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自杀死亡者中63%患有精神障碍,而抑郁症是其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洗澡时无意间摸到脖颈或者腋窝处有硬块,心里会咯噔一下,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这个不会是肿瘤吧?”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紧张,不要过度焦虑。事实上,在我的门诊中,因淋巴结肿大来就诊的患者,最后被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10%。这些肿块大多是身体“善意”的提醒,或许是感冒后免疫细胞的集合,抑或是熬夜劳累后身体无声的抗议。当然,也不能盲目忽视症状而导致延误治疗,要正确识别
你是否在拥挤的公交车里、地铁上和擦肩而过的路人身上闻到过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令人尴尬的气味往往会让人下意识地回避,它的学名叫腋臭,俗称狐臭。很多人认为狐臭是个人卫生差导致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什么是狐臭 狐臭是顶泌汗腺分泌的含有机物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细菌(如棒状杆菌)分解后,生成不饱和脂肪酸和氨类物质而引发的刺鼻气味。其中腋下是最为常见的分泌部位,其他部位如外耳道、会阴、肛周也可能出现狐臭
轩轩(化名)今年9岁了,平时上课坐在第二排,但最近他有点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于是妈妈带他来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轩轩的右眼近视125度合并75度散光,左眼近视200度,于是,医生建议他戴镜矫正。轩轩妈妈反复请求:“医生,度数能不能配低一些?我怕孩子近视度数上涨太快,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像轩轩妈妈这样的担忧,许多家长都有。其实,这些担忧是对近视眼镜的误解。孩子处在生长发育期,眼球的前后径本
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等待人们来采摘。板栗个大饱满,味道香甜,口感粉糯,享有“千果之王”的美誉,是不少人的心头爱。此时正值板栗上市之季,作为一项不错的户外活动,摘板栗深受大家喜爱。但是,在享受收获喜悦的同时,大家千万不要忽视潜在的眼部安全隐患:成熟的板栗从枝头坠落或在剥壳过程中迸溅时,尖锐毛刺的栗壳或果仁容易掉入眼睛,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眼部损伤。 52岁的张阿姨,
45岁的张先生体检时发现血脂异常,甘油三酯超标,高达6.8毫摩尔/升,同时存在轻度脂肪肝。为降血脂,他自行购买了某品牌普通鱼油类保健品,每天服用6粒。半年后复查,指标仅小幅下降,且“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降反升。经医生诊断,张先生自行购买的普通鱼油类保健品纯度较低,不仅无法有效控脂,反而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改用高纯度处方级鱼油并调整了饮食结构,3个月后
有些人得了感冒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去急诊室、社区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医务室或个体诊所找医生静脉输液,他们将输液看作是一种万能且高级的治疗手段。然而,静脉输液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百利而无一害”。 输液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静脉输液是一种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血液循环的方法。正因如此,它的优点就是药物起效快、浓度高、疗效好,很多患者上午刚输完液,下午或次日症状就能得到明显改善,以至于后续生病时,一旦未能“
你知道吗?全球超4.6亿人有听力问题,而其中一半以上与看不见的基因有关。但是别紧张,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正成为守护听力健康的关键。 何为遗传性基因筛查 遗传性耳聋是由于耳聋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听力障碍,主要是由于父母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并传给后代所引起的。遗传性耳聋不仅影响患者自身,而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序列,确定其是否携带与耳聋相关的基因突变,从而
刘女士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已有20余年,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刚开始治疗时效果不错,渐渐地血糖变得居高不下,加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后,血糖控制平稳。 3个月前,刘女士因家庭琐事出现乏力等不适,去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血糖波动明显。虽然反复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但效果仍不佳,遂至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就医。 检查后发现,刘女士空腹血糖为13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9毫摩尔/升、糖化血红
“医生,我最近总是肚子痛、反酸,是该做胃镜还是肠镜?”“我大便带血,是不是得先做肠镜?会不会是肠癌?”在我们消化科门诊,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作为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胃镜和肠镜常被患者混淆。今天,我们就来当回引导员,从最常见的症状入手,教你快速判断该选胃镜还是肠镜;再聊聊两者的隐藏区别,比如准备流程、检查感受等。 胃镜、肠镜“各管一段” 胃镜和肠镜这俩名字都带“镜”字,不少人觉得
菊花,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保健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详细介绍菊花的药理作用、最佳搭档、药膳制作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菊花的药理作用 《神农本草经》里讲到,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热解毒。中医认为,菊花性寒,归肺、肝经,能够清热解毒,适用于因外感风热或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
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转向了胶囊内镜。它无须插管,无痛无创,只需随水吞下胶囊,就能为医生呈现胃肠道内的高清影像,消除了许多患者对传统内镜检查不适感的恐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春晓医生曾接诊过一位24岁的患者,反复拉黑便18年,却查不出病因。患者自述从6岁起就开始出现黑便,还常常头晕、乏力,当时妈妈带着他去医院检查,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对于贫血的原因,医生结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肥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耳穴压豆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在控制体重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什么是耳穴压豆技术 耳穴压豆技术,又称耳穴贴压技术,是中医的治疗方法。它基于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耳朵上的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机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耳穴压豆技术通常使用王不留行籽、磁珠或胶
蛀牙,医学上称为龋病,是一种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据调查,6~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六龄齿)窝沟龋患病率可达40%~60%。为何孩子的牙齿如此脆弱?窝沟封闭这层保护孩子的“金钟罩”又该如何穿上? 孩子为何容易蛀牙 牙齿,尤其是磨牙的咬合面存在深浅不一的窝沟裂隙。这些窝沟形态复杂,就像一个个卫生死角,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刷牙时刷毛难以深入清洁
梦,神秘且熟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人们却常常认为“做梦=睡眠质量差”。事实真的如此吗?做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实,做梦本身是很正常、健康的生理现象,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做梦还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做梦可以促进发散性思维,将看似不相关的概念、记忆碎片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创造性的见解、艺术灵感或解决困扰已久问题的方案。 虽然做噩梦会给人带来焦虑、恐惧、痛苦等不好的体验,但研究表明,噩梦
60岁的王大妈这几天可遭罪了,打麻将坐不住,总想跑厕所。更难受的是,她不仅憋不住尿,而且尿的时候火辣辣地疼。为此,王大妈愁眉苦脸地来找医生:“医生,我两三个月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医院检查后说是尿路发炎,吃了点左氧氟沙星就好了。可这几天怎么又犯了?为啥尿路老是感染啊?” 王大妈的烦恼,很多女性都遇到过。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细菌或者其他病原菌(如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及结核等)
每年九月,幼儿园新生入园的哭喊声总是牵动着无数新手父母的心。孩子们紧紧攥着家长的衣角不肯松手,哭红的眼睛里写满恐惧;有的孩子则默默流泪,眼神怯怯地盯着陌生的教室——这正是幼儿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 孩子在经历人生第一次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时,会经历情绪崩塌、对陌生环境恐惧、陌生人信任困难、社交挫败等各种状况。这种种反应背后,是孩子对“分离”这一全新体验的应激与不安。 近日门诊中,就有不少家长前
“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车!” “不行,家里已经很多了。” “那……买个小汽车贴纸总可以吧?” “好吧……” 这样的对话你是否似曾相识?看似是孩子“让步”,实则是他们无师自通的“拆屋效应”。这一心理策略不仅适用于育儿,在职场谈判、家庭沟通,甚至在市场砍价的场景中,它都是隐藏的“高手秘籍”。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一心理现象的底层逻辑,教你如何用“拆屋效应”四两拨千斤! 什么是“拆屋效应
那天刚下夜班,我正准备回家补个觉。走到小区楼下时,突然听到有人叫我:“华哥,您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吧?” 回头一看,是刚出月子的年轻妈妈娟娟(化名)。只见她怀里抱着才满月的宝宝,神情中透着焦虑,有些犹豫地说:“华哥,麻烦您帮我看看,我家宝宝从出生到现在,黄疸一直退不下去。最近大便还有点发白,是不是不太对劲啊?需要去医院看看吗?” 我赶紧请她在一旁坐下,仔细查看孩子的眼白和皮肤,确实
“哭了不抱吧,害怕孩子没有安全感。” “一哭就抱吧,又害怕把孩子宠坏了,以后越来越难带。” 孩子哭闹后,你有没有在“抱与不抱”的心理拉锯战中纠结过?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朱冰泉常常遇到有此困惑的家长。 对此,朱冰泉副主任表示:“针对孩子哭闹要不要马上抱(安抚)的问题,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哭闹原因、发展阶段来讨论。回应性照护才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即通过观察、理解,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和整理术,“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你知道吗?对孕妈妈而言,妊娠同样也会经历“断舍离”。 断——妊娠纹 孕妈妈要经历的第一个过程,是“断”。之所以取名为“断”,是因为在胎儿生长过程中,在妊娠期激素(主要是皮质醇)的影响下,由于生存空间的需要,孕妈妈腹部不断膨隆,导致皮肤表面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撕开,从而形成妊娠纹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中医理论认为,秋季属金,与肺相应,是调养肺脏的最佳时机,此时应注重养阴润肺,适当食用滋润之品,以顺应秋收之气。 饮食调养 ●滋阴润燥。秋季气候干燥,易伤津液,可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其性凉,味甘、微酸,有润肺生津、清热化痰的功效,无论是生食、榨汁,还是炖煮,都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鼻干、咳嗽少痰等症状;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煮粥或炒菜食用;
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这类食品的包装上通常会标明统一的重量或体积,方便消费者购买和食用。目前,我国预包装食品的消费量增长迅速,但部分预包装食品因含有较高的能量、脂肪、糖和钠,可能引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健康问题。那么,作为消费者,该如何选购健康又安全的食品呢? 其实,预包装食品上有食品营养标签。所谓食品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向
立秋节气一过,便逐渐进入干燥的秋天。许多人经过炎热夏季的消耗,或多或少都有体虚现象,故有“一夏无病三分虚”之说。初秋气候渐凉,人们食欲慢慢好转,适时进补有助于身体恢复。但是,刚入秋天,人体肠胃消化能力较弱,不能进食大鱼大肉,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脾胃负担。因此,初秋进补,宜用“补而不滞”“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山药以其不热不燥及温和滋补的特性,被医家推荐为秋季(尤其初秋)食补的首选。 中
秋风起兮白露为霜,不觉间初秋夜已渐长。清风拂面,虽带凉意,却也添了几分凄清之感。在这季节更迭之际,空气湿度悄然下滑,“秋燥”悄然造访。此时此刻,孩子的身体机能也在茁壮成长之中,对于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尤为敏感,故而更易被秋燥侵袭。 秋燥之下,孩子或感咽干如炙,口渴难耐;或见肌肤失去水润光泽,干燥皲裂;更有甚者,大便秘结,成为身体不适的又一负担。秋燥还可能削弱孩子呼吸道的防御屏障,使感冒、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