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第三十五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之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在北京举办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二十周年学术交流会。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等代表约200人出席会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朱美娜,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吴凤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处副处长韩斌杰,标准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方平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邀请了来自研究
2025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7月11日上午,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航海向新图强”。航海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增强全民的航海意识,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创造良好氛围。 20多项活动呈现五大特色
2025年6月27日一29日,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在苏州举行。大会开幕式发布《低空经济产业与标准化发展报告》,并发布15项苏州企业主导参与研制的标准成果 为进一步凸显标准对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期间,标准护航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热烈举行,旨在通过搭建产学研用交流互动平台,推动技
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标准化合作会议在青岛举行 7月8日下午,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和计量局联合发起的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标准化合作会议在山东青岛举行。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志勇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围绕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标准化合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合作、建设标准化信息平台、开展标准化能力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人探讨,通过
摘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科学技术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横贯多个领域,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对面对象多元等特点。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标准化、有序化、高效化发展,本文跟踪分析了低空经济的产业和政策发展现状,围绕标准体系现状、标准研制情况、标准化技术机构等内容开展分析,对国内低空经济标准化与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低空经济标准化工作是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有助于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语音助手,到工业生产里的自动化流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各个行业。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技术的兼容性差、产业发展的无序、治理的缺失。标准化作为规范技术、引导产业和完善治理的重要手段,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作用愈发凸显。研究三者间的协同作用,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保障,助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利益。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未来产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上海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方法:对上海未来产业标准化进程中产业链主体标准化能力、参与制修订标准及标准化组织等情况的现状调查,分析上海市未来产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研究发现,上海未来产业存在企业标准化基础能力薄弱、标准制定机制滞后、领域间标准化发展失衡、国际标准话语权较弱等问题,制约了未来产业的创新效率与市场拓展。结论:建议在在政府层面完善标准攻坚制度供给,在行业层面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企业层面构建标准化能力提升体系,共同推动上海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退役军人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宝贵财富。本文对上海退役军人事务标准化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瓶颈和不足,提出搭建上海退役军人事务标准体系,推动退役军人事务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上海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发展新路径。
摘要: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LAM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支柱。本文围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LAM信息资源共建标准化模式开展研究,通过系统梳理LAM信息资源共建的现实基础和基本特征,把握关键流程与要素,构建了包含基础、标准体系、整合与处理、应用与服务、评估与优化5个部分的标准化模式框架,为LAM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化剧场建设展开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标准比对以及产业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文化科技赋能的技术路径与标准化协同机制。研究表明,XR技术等创新应用成效显著,但在剧场领域缺乏系统整合与应用;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构建“技术一管理一服务”三维标准体系。该体系旨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文化科技与标准化双轮驱动的数字化剧场发展新模式,为数字化剧场建设提供更具系统性与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广西北部湾港涉海行业气象服务与其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广西北部湾港涉海行业气象服务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广西北部湾港涉海行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涉海行业气象服务关键核心标准制定、加强涉海行业气象服务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建立广西北部湾港涉海行业气象服务标准化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为健全完善广西北部湾港涉海行业气象服务高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助力广西实现向海图强。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陕西省气象标准制修订情况,结合陕西省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从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赋能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气象、气象大数据应用、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管理9个方面构建了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并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摘要:城市盲道在视觉障碍者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Z市城市盲道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给视觉障碍者的出行带来众多不便。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对Z市城市盲道建设标准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Z市城市盲道道砖颜色对比性弱、盲道缺失情况突出、盲道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因此,本研究认为,应制定Z市城市盲道建设的地方标准,并进一步完善标准实施监督。本研究以期为Z市城市盲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面、连续的服务。本研究通过分析医养结合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两种医养结合模式运行的标准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定相关医养结合运行标准对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医养资源整合、保障老年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家政服务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高质量发展需求日益迫切。本文概述了家政服务产业的起 源、发展现状和标准化情况,提出了标准化引领家政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标准化;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14.011
摘要:企业制度管理标准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来确保运营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企业制度管理标准化能够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关责任人需要深入探讨如何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构建适合的制度管理标准化体系,如何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以及如何持续改进等问题。
摘要:企业首席质量官(CQO)制度,对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优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结合当前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规范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情况,提出以标准化方法实现企业首席质量官建设规范化的框架建设和实施路径意见,为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深入实施和区域经济的优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摘要:本文聚焦我国电动自行车监管政策与标准的演进历程及核心内容,通过梳理从1990年至今的监管政策演变,展现了我国电动自行车监管体系从单一技术标准到全链条综合治理的转变。同时,分析了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为核心的标准体系,探讨其对产业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政策与标准的双重研究,旨在为电动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监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为了应对建筑行业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推动典型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的标准化和科学化,本文系统研究了典型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体系的构建。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现有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建材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建议。研究发现,现有核算方法在数据准确性、方法统一性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亟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本文构建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核算方法标准、数据质量标准等模块,明确了核算边界、计算模型、数据采集与验证等关键内容,为建材企业碳足迹核算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该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细化标准内容,推动数据共享和行业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建省雕塑瓷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相关标准,得出雕塑瓷制作技艺的标准为空白,为了更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该技艺,需以标准的形式固化。本文通过走访、调研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等方式,围绕制作流程和制作技艺对雕塑瓷制作技艺标准化进行研究,以期为福建省雕塑瓷的发展提供标准支持。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预制菜的标准化现状,对自我声明公开和备案的100项鱼类预制菜企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企业标准管理和预制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菜;鱼类;自我声明公开和备案;企业标准;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14.017
摘要:2014年开始,为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调控小汽车合理有序增长,深圳市政府实施了小汽车增量调控政策。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深圳小汽车增量调控信息审核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提升管理效能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立标准化信息标识体系,可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摘要:环境监测数据是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有效施行环境管理措施、规范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以及客观评估环境质量的科学根基,其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精密性与可比性(简称“五性”)离不开监测中标准物质的规范化应用与科学化管理。针对现有标准物质存在的不同品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种类、特性量值以及更新速度难以跟上监测研究的实际需求,标准物质的合格判定范围过小,标准样品的浓度范围不适用,测试要求不够严谨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标准物质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强标准物质浓度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强化对标准物质浓度的定值/验证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议标准物质使用单位或人员,应积极加强不同方法、不同来源、不同批次标准物质的比对监测与验证工作,提高标准物质使用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有效保障监测数据的“五性”,为环境管理筑牢基础支撑。
摘要:为了了解并分析GB 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的实施情况,2024年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学校用品)对GB40070—2021的实施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包括标准资料及实施信息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本文总结了标准的执行情况、适用性、协调性、实施制约因素以及实施成效,归纳并分析了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总体结论、主要做法及亮点与建议。
摘要:标准化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文旅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红叶柿岩旅游旅游区为例,深入研究了标准化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在标准化保障措施、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实施与改进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通过建立系统化标准体系、实施动态化标准管理、强化标准化与产业融合等措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标准化建设推动了红叶柿岩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为文旅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也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贡献了新的思路。
摘要:为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解决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由于服务主体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导致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混乱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文根据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引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化服务主体各部分主营业务的相关需求,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并进行标准的宣贯与实施。结果表明,通过将农机社会化服务与标准化建设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农机服务水平、降低运营风险,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
摘要:为有效推进避暑生态环境适宜性等级划分的精准化和标准化,编制了地方标准《避暑生态环境适宜性等级划分》。本文通过介绍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指标选取、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总结了该标准的实施方向,以期兴安盟精准定位生态资源价值、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诸多方面。
摘要:为了规范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法检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 (NH3 )、氯化氢(HC1),实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杭州泽天春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了T/CIS13003—2024《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氯化氢的测定便携式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该标准制定依托当前成熟的TDLAS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了相关指标要求。该标准内容包括方法原理、仪器组成和分析步骤等内容,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NH3和HC1的测定。标准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NH3、HCI气体由于吸附性、易溶于水和不稳定等特性,造成在采样、检测过程出现气体损失、干扰等异常状况,从而得到方便、快捷、准确的检测结果。
摘要:土壤类型图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核心成果之一,规范土壤类型图制图要求,对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T/GXAS832—2024《1:50 000县级土壤类型图制图规范》首次完整、系统的规范了1:50.000土壤类型图的制图要求,这将有利于土壤类型图科学、准确和规范的表达。本文详细阐述了标准编制的背景和意义,标准制定原则、标准制定过程、标准的构成以及标准的主要创新,旨在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该标准内容和使用标准,为标准贯彻实施提供一定参考,推动该标准的广泛应用。
摘要: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的标准化管理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器械行业的迅猛发展,精准、可靠且高效的检验检测服务成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核心环节。本文以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策略及建议为主要切入点进行探究讨论,以期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的高质量规范化管理提供思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容量计量检测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容量计量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如设备、技术、人员操作等方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容量计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误差情况,并介绍了相关技术的标准化改进方法,旨在为容量计量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摘要:本文在阐述电气仪表计量检定与自动化分析意义的基础上,介绍分量检定法等电气仪表计量检定方法,同时分析了自动设置与校准技术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详细说明自动化分析过程,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气仪表;计量检定;自动化分析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14.028
摘要: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弥补仪器设备在校准周期之间可能出现的性能变化监测空白,国内外的实验室认可机构和资质认定部门,都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期间核查程序。本文介绍了梳状波发生器的特点,明确了EMC发射系统期间核查对梳状波发生器的参数要求,分析了期间核查的具体流程,详细论述了期间核查的实施要点,旨在为实验室的期间核查工作提供帮助。
摘要:随着对话式AI大模型ChatGPT等的出现,由通用大模型训练而成的垂域大模型使得智能空调的语音交互功能进入全新的自由说赛道。用户使用简单的日常交互语言就能实现对空调的控制或交互。本文通过研究垂域大模型的构建、适用测试方法的选取以及对多款典型空调进行对比测试,得到搭载垂域大模型的智能空调语音交互水平的明显提升效果,找到并证实了实验室结果与用户实际体验长期不符的症结所在。 Abstract:
摘要:为实现水泥比表面积检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水泥比表面积检测新方法。该方法以勃氏法为基础,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双隐藏层神经网络模型,将传统检测参数与水泥颗粒SEM图像特征相结合,建立检测参数与比表面积之间的映射关系。研究通过实验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与优化,实现了水泥比表面积的快速精确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检测效率高、精度好、操作简便等优势,较传统检测方法在测量时间、批次处理能力、重复性误差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可为水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立快速测定氨水中钠、镁、钾、钙、铁、铜、铅7种金属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样品通过浓硝酸处理,采用优化后的微波消解条件,以Sc(45)、Ge(72)、Re(185)元素作为内标物消除基质干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氨气模式的碰撞模式(KED)下对氨水中钠、镁、钾、钙、铁、铜、铅7种金属杂质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检出限为 2个加标水平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 97.0%~104.0%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773%~1.990% 0 n=7 )。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可用于氨水中钠、镁、钾、钙、铁、铜、铅等元素含量的检测。
摘要:本研究聚焦食品检验领域,旨在探讨微生物标准化检测技术的应用。阐述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强调其在食品生产各环节把控微生物污染风险、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作用。介绍微生物标准化检测流程,包括遵循随机抽样原则的样品采集与处理、依据食品特性选择并验证的检测方法,以及贯穿全程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结果报告。通过对免疫磁珠法、高光谱图像技术等多种标准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表明相关技术在检测微生物时具有特异性强、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势。研究显示,微生物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关键,应持续优化现有检测技术,构建更科学严谨的检测工作模式,以保障民众饮食安全。
摘要:通过将气相色谱技术合理应用到粮油食品质量的检测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障粮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通过对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概述,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气相色谱技术在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路径,旨在更好地保证粮油食品的质量。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在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滨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促进滨州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滨州市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本文优化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测定临沐地区不同品种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使用最优工艺提取检测临述地区12种蓝莓样品,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2种蓝莓样品根据花青素含量差异可分为5类,其中蓝润家庭农场的公爵蓝莓样品花青素总量最高。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评价的规范化体系,分析了混合式教学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规范化体系应遵循的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反馈性原则。同时,详细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法选择与实施以及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机制等具体内容,为混合式教学评价规范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想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紧跟时代的脚步共同发展,就要注重教育的创新与改革。高职院校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就能够确保将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贯彻到教学工作当中,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化人才。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提高大学生基层党建的规范化水平。本文先阐述了基层党建工作概述和大学生基层党建规范化的意义,并从多方面概括了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的路径,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聚焦楚怡精神,探讨其融入学生日常管理的标准化实践路径。首先,阐述楚怡精神内涵及融入学生管理的价值;其次,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文化活动、师资队伍建设4个方面详细剖析标准化实践路径;最后,介绍实施保障与效果评估措施。旨在为传承楚怡精神、优化学生日常管理提供标准化参考,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研究基于《“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聚焦政策传导、分层课程设计、智能信息管理及动态评估反馈机制,构建高校辅导员就业创业标准化指导体系。通过规范政策解读路径、阶梯式能力培养模块和精准化岗位匹配系统,形成全流程质量保障模式,有效化解职业认知偏差与市场供需错配,为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渗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标准化教学体系建设面临着新机遇。本研究首先阐释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强基础性一强实践性一认知阶梯性一技术更迭性”四维特性,其次剖析了AI赋能的标准化教学体系的现存矛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动态知识图谱 + 智能分层实践 + 人机协同评估 ?+ 自适应更新平台”四元驱动策略,实现课程框架的自我演化能力,希望本研究结论能够为智能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标准化理论框架。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提供了新机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内容整合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动态性的原则,本文构建了涵盖教学目标、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标准体系,提出目标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内容与数字化资源深度融合、教学方法多样性与灵活性以及评价方式多元化与动态性等构建策略,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规范化。
摘要:本文聚焦于地方医学类院校生命健康大思政课的标准化框架建设,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探索,推动医学类院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分析了当前生命健康大思政课的社会需求与现状,指出当前思政教育在理论与实践衔接、学科交叉融合以及针对性实效性方面的不足。以“1356”标准化框架为核心,提出了以“生命至上、健康至上、人民至上”为理念的生命健康大思政课建设模型。该框架通过“1个核心理念”“3种面向”“5种资源”“6种途径”,实现了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该框架具有显著的理论创新性、实践指导性和学科交叉性,能够为医学类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地方医学类院校应以生命健康大思政课为依托,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摘要:高职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运动技能至关重要。传统高职体育教学面临着教学方法缺乏标准化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学方法的不统一和缺乏规范性严重影响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标准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设定、规范的教学流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它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有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摘要: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团课教育标准,以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剖析了当前中学生团课教育的国内外现状,揭示了其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团课教育标准化的构建框架,包括明确教育目标、规范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及建立保障机制。这一框架旨在确保团课教育的连贯性、一致性与可比性,同时兼顾个性化需求和时代发展。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论证了标准化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强调了团课教育标准化是提升团课教育质量的关键,对未来团课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展望了团课教育标准化的深化与完善,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推动团课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生化检验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2月在郑州市中医院参与检验的2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检验管理质量、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化检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检验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4 (P<0.05 )。观察组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0.05 )。结论:将标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患者的生化检验过程,可提升医院的生化检验质量与检验结果,减少检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医院检验工作的满意评分,对患者的临床检验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病案库房管理的基本概况、当前管理流程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病案库房管理流程标准化设计原则与具体流程。通过设立专门的回收、整理、归档、借阅及复印岗位,实施严格的签收、登记、检查与维护制度,有效提升了病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同时,探讨了病案库房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病案书写培训、定期抽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加强环境管理等,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可操作的病案库房管理体系。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标准化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和治疗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实验组各项心功能评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 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索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运用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同时使用培哚普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降低,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 。用药不良反应率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P>0.05 。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规范化治疗,不仅疗效有保障,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郑州市中医院接诊的86例肿瘤疾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受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化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与常规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以病理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方法下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的价值。结果:在肿瘤疾病诊断中,标准化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的特异度、准确度与灵敏度均显著大于常规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 P<0.05 ),与病理学检查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标准化肿瘤标志物免疫测定在肿瘤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基于3D打印技术再现经典案例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22年9月至2024年10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93例实习生进行编号,根据编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单数,共97例,应用常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观察组为双数,共96例,应用基于3D打印技术再现经典案例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在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对较高( ?~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基于3D打印技术再现经典案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考核成绩,应用效果较理想。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的用药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甘肃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与肾损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RBP均低于对照组,KIM-1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慢性肾病的效果显著,可以实现对患者肾功能的调节,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甘州区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基础的健康指导和血压监测,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压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健康状态、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在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执行及药物依从性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律性,且生活方式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改善显著 ??<0.05 )。结论:规范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促进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标准化随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人。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SFM随访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服务。对比两组HbAlc水平、SES评分、SDSCA得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bAlc水平显著下降( P<0.001 ),对照组变化不大( scriptstyle(p=0.12 )。同时,观察组在SES评分上也有明显提升( P<0.001 ),高于对照组 (P=0.06 )。此外,SDSCA得分显示观察组的行为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SFM的随访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其血糖控制状况。
摘要:目的:探究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达格列净标准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达格列净标准化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 ?P<0.05 ;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肾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汤联合达格列净标准化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减轻肾功能损伤,促进疾病的早期恢复。
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方案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评分变化。结果:经21d的护理,两组MMAS-8评分升高,SAS、SD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P<0.05 )。结论:标准化护理方案可进一步提高老年T2DM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标准化健康教育切入实际研究,分析其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1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5例。实验组接受标准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血压、体育活动频率,以此追踪AMI的复发情况。结果:在为期5年的观察期内,实验组的AMI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此外,实验组患者在血压控制、增加身体活动方面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从而降低AMI的复发风险。
摘要:目的:探究“一站式”标准化急救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2023年1—6月)与研究组(2023年7—12月),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一站式”标准化急救护理干预。对比急救成功率、急诊反应时间、救治时间、转送时间、急救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急诊反应时间、救治时间、转送时间及急救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一站式”标准化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及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实施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需接受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病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干预中,标准化护理管理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机械通气与ICU入住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展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利咽口腔操联合阶梯式摄食训练对ICU获得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医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ICU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咽口腔操联合阶梯式摄食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结束后第二天,研究组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特异性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运用利咽口腔操联合阶梯式摄食训练治疗ICU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更显著。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患者采取规范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救治时间分组,先入院者行常规急救护理(对照组,40例),后入院者采取规范化急救护理(观察组,4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急救时间、不良事件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功能良好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心电图检查时间、急救室救治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规范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探棒捻转的标准化耳穴埋豆对老年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5月至2024年10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接诊的9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饮食搭配开塞露干预,治疗1组采取常规耳穴埋豆干预,治疗2组采取探棒捻转法加耳穴埋豆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便秘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组治疗后3d、7d便秘评分比治疗1组及对照组低( ?P<0.05 ;治疗2组治疗有效率高于治疗1组及对照组;治疗2组不良反应率低于治疗1组及对照组。结论:基于探棒捻转的标准化耳穴埋豆方法改善老年人便秘的效果较好,可缩短便秘改善时间,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联合中药雾化熏眼标准化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睑板腺按摩和中药雾化薰眼标准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Schirmer试验结果与BUT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chirmer试验结果与BUT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睑板腺按摩联合中药雾化熏眼标准化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眼部功能,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营养指导在孕期体重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5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人。实验组接受标准化的营养教育与个性化饮食建议,对照组则继续接受常规的孕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孕期体重增长、孕期体重分类情况、饮食习惯及营养摄入情况。研究中使用的标准化营养指导方案基于最新的孕期营养指南制定。结果:实验组在孕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1.2 kg ±2.3 kg,而对照组为13.5kg ±3.1 kg。在实验组中,超重或肥胖孕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标准化营养指导能够有效帮助孕妇控制孕期体重,减少过度增重的风险,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