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如何完善?
析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如何完善?
摘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在强化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的同时,积极回应数字经济竞争挑战,体现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从本土化向现代化的重要转型。本文聚焦一般条款的核心争议,系统分析了诚实信用与商业道德的关系、行业准则与商业道德的区分、消费者利益保护机制的完善、“其他经营者”的范围界定以及违法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等关键问题。商业道德作为市场行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即可满足一般条款的规范需求,无需重复规定诚信原则。行业准则不等同于商业道德,修订草案关于平台自律规则的规定存在限制竞争风险。此次修法应进一步强化消费者利益保护,赋予消费者个体或组织诉权。一般条款中的“其他经营者”亟需明确为竞争者、消费者和其他市场经营者,并以竞争关系判断作为适用前提。此外需明确界定一般条款通过“遵守法律”要件创设的违法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涵与适用条件。上述建议对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