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开新”是我个人对书法的态度、愿望和期待,也是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实践的思考。在当代艺术发展中,书法最为突出、蓬勃。通过创作与展览,产生了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由于社会信息、文献资源不断共享,当代书法的同质化、雷同化、趋同化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何谓“借古”?“借古”何为?这是摆在每一个书法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有担当的书家要去思考的。 取法传统经典已成为当代书家的一种自觉
陈法(1692年—1766年),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水利、诗文、教育等诸多方面。所著《易笺》共八卷,为世人所称道,也是贵州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学术专著。 清代康熙年间至嘉庆年间的一百四十余年间,贵州文教勃兴,人才辈出。贵州安平(今平坝县)白云陈氏,乘运而起,祖孙三代,出现了“一门四进士,父子两翰林”,成为当地士林的楷模。
陈加林,1962年出生于安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门类里,有两种文化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和东方人群的独有思维,它们就是诗词和书法。在此强调这两种文化并非是在降低其他优秀文化的品位和价值。就汉字本身而言,诗词和书法这两个文化门类将人类最伟大的语言文字表达得最为直观,也最具深意。
孙志勇,1970年出生,江苏泰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第五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泰州市政协常委、泰州美术馆馆长、泰州书画院院长、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怀瓘的书论,有誉为盛唐书法美学的代表,官至翰林供奉的他,自幼好书,善真、行、篆、草,功达几重?他充满了自信,道“仆今所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作为泰州文化史上的第一位大家,他给
“万壑群山竞拱朝,昂然中立自高超。”这样形象的诗句,前人曾用来礼赞梵净灵山。 当人们登上梵山之巅,俯视群山,自会超脱尘俗,感受灵山带来的十分仙气、佛气和王气。山脚下,印江县城虔诚地拜服于灵山之麓。 风景殊俊秀,地灵助人杰,晚清民国时期,印江县涌现出二十多位书画名家,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鄢师竹,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鄢琦,字行甫,号师竹、香泉小史、香泉外史、刀兵劫外人、一藁居主人、山岩门之士
20世纪90年代初,我对书法一窍不通,却喜欢提起毛笔横涂竖抹鬼画符。当时工作在重庆某部,我由基层单位调到机关,认识了军旅书家郝国斌老师。他刚从河南深造书法归来,从他的言谈与书写中,我才隐约感知书法是怎么回事。在郝老师宿舍看到一本《行草唐诗六十首》,开本不大,也不厚,打开书页,却见字字骨格清峻,珠圆玉润,气息十分文雅。 该书出自重庆魏宇平老先生。那时魏老身影活跃,经常出现在重庆各种书法活动上,倒不
贵州地处西南一隅,崇山峻岭,各族杂居,虽为曾经的边远地区,实则一直保持着中原文化的研习与传承。自明代贵州建省后,书法文化日渐呈现繁荣鼎盛局面,文脉连绵,赓续不断,贤达辈出。本次展览特邀近年来活跃于贵州本土、在社会传播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十八位知名书法家、三位特邀空间装置艺术家及上空艺术小组参展。入展书法作品均取法、传承于历代碑帖,涵盖篆、隶、草、行、楷,经由五体观书法美之中正均衡、秀逸多姿,时岁上迄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