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鄄红卡通工作室 编辑:陈质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工程硕士。获2020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六届“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银鲸奖等。出版有《怪物宝宝帅呆呆》等书。
图片
连城 本名陈君玲,会员。出版有《卖甜酒的狐狸》《璧玉歌》《布老虎枕头》《三个吹鼓手》等作品。 清晰的画面出现在每个人面罩内藏的显示屏上。 只见浓密的大气层下,是绿森森的地层表面,分布着平原、河谷、丘陵、湖泊……土壤几乎都被植物覆盖,丘陵上飘荡着丝状物,就像地球上原始森林里附生的藤萝。平原上有短而密集的“线条”,排列得还比较整齐。湖泊上漂浮着一些东西,形状、颜色和大小都像极了稻壳。 那些“
上一期我们说到恒星在经历超新星大爆炸后,会留下一颗中子星或黑洞。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一起,探索黑洞的秘密吧! 黑洞到底长啥样? “事件视界望远镜”,神秘得益于全球射电望远镜网的黑洞在2019年拥有了第一张“证件照”。2019年4月,科学界向世界首次提供了黑洞(或者说是以接近光速围绕它旋转的热气盘)的照片,这是一个来自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有5500万光年之远。 像地球一样大的
陈继勇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华。国家一级茶叶加工技师,评茶技师。 时间不等制茶人,第一次摇青结束,需要将青叶静置四十分钟,趁着这个时间,羽佳爸爸开始给羽佳和陶然讲解第二次摇青要注意的事。 世代种茶的茶农家总有些“不传之秘”,经过不同的制法,同一片土地长出的茶也会拥有不同的茶香。 陶然像个小大人似的,问羽佳爸
因水土、气候的不同,并运用不同的制茶技艺,中国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共两干多种茶品。 中国人饮茶的习惯保持了几千年,茶品因各地饮食习惯和喜好不同,也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出很多特色茶饮。 客家擂茶 白族三道茶 藏族酥油茶 茶,又叫“南方之嘉木”。它的产地集中在南方,而牛奶主要产自北方,奶茶是南北结合的产物。可是历史上的西藏地区并不产
上篇我们说到随国少师骄傲自大,他得到随侯的宠信,这对一直觊觎(jì yú)随国的“邻居”楚国来说,是个好消息。楚国找准时机开始行动…… 这年夏天,楚国召集各个诸侯会盟,黄国和随国没有参加。楚武王派大夫薳(Wěi)章去遣责黄国,自己则亲自带兵讨伐随国,将军队驻扎在汉水和淮水之间。 随国贤臣季梁让随侯先服软求和:“如果楚国不肯和谈,我们再战。这样我军战士会因为被蔑视而感到愤怒,士气大增;而
走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放眼望去全是绿色。从地面到高空,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绿色的叶片填满:深绿,浅绿,墨绿,嫩绿,蓝绿,橄榄绿………你能想到的关于绿色的形容词,在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这样的景观,那就是生机勃勃。 史军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太阳光由多少种色光组成?我们会下意识地回答:七种。雨后初霁,挂在天边的彩虹似乎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答案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动物朋友,和藏狐一样,是网络热门表情包生产者。它总是表情严肃,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但毛茸茸、圆滚滚的外形又让它萌感十足,俘获了一众人类“粉丝”。这只又酷又萌的“小猫”叫兔孙。 2 由“兔儿狲”简化而来,“兔儿”形容体态短胖。 我是猫,为啥叫兔狲?我的名字起源可是众说纷纭。 兔狲名片 ·一种小型猫科动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体重2~5千克,尾巴粗圆,有6~
刘丛舒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潜航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前实验员,多次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 梦泽在深海所参观期间,恰巧遇见一批报名应聘潜航员的大哥哥大姐姐前来面试。成为一名潜航员,需要经过哪些考验呢?梦泽很好奇。刘老师看出了梦泽的心思,拉着他的手说: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奋斗者号的球形载人舱直径接近2米,里面有3个席位,正中间是潜航员的席位,左右两边是科学家的席位。左边的席位有时侯也留给
春天到了,小柯、欢欢、天天来到种子供应商大象先生的店里,准备购买些花种进行栽培。 种子就像植物的宝宝,一般外面有一层硬壳保护,里面是胚和胚乳。好的种子外形饱满,颜色鲜艳,没有伤口。你们可以用放大镜来检查它们,就像侦探办案一样。 临走时,大象先生送给小柯他们一本《种植秘籍》。 分株繁殖 原理:通过将一棵成熟的植株分成几个独立的小植株来实现繁殖。每个小植株都包含根系和地上部分(
林聪颖 文学硕士,现为儿童音频编剧。 我在教室里忘志(tǎntè)无比,马上就要轮到我了。 “下一位,简凡!” 我四肢僵硬地走上讲台,大家的窃窃私语声钻进我耳朵里。 你看简凡,好像机器人。 还同手同脚的。 …… 站上讲台之后,我紧张到声音都劈叉”了,竟然把“大家好”说成了“大家老”,引起一阵哄笑。完了,我要讲什么来着?可能过了有一个世纪那么久,林老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对全班同学
2025年1月19日,《七彩语文》杂志社携手南京科技馆,在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活动——跟随《冒险王》来场跨学科之旅。 当科技遇上“魔法”变身“小小科学家” 南京科技馆的老师带来了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秀—《魔法师养成记》。无色无味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两位老师的手中乖乖“现形”。通过瓶中吹气球、超长空气柱、神秘的悬浮术等实验,大家亲眼见证了空气的神奇魔力,在轻松愉快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