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七十余部,《刘庆邦短篇小说编年》十二卷,出版十部外文版作品集。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小说月报》百花奖等众多奖项。小说《神木》改编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 一 村里有的青年男人,有幸当上了煤矿工人,
陈然,1968年生,江西湖口人。作品曾刊于《人民文学》《当代》《钟山》等。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幸福的轮子》《捕龙记》《一根刺》《犹在镜中》等。作品多次被各大选刊转载并入选多种年选。 快到晚上八点了,他还没回家。她一遍遍打他电话,先是手机,再是办公室座机,都通了,但没人接。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从办公室到家里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中间要转一趟车。如果坐地铁,那就更快了,半个小时可以到家。自从地铁开通
王照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意林》《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 午后,天热得像下了火。 梁爽在自家蒸笼一样的屋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自从妻子到县城去给两个孩子陪读,梁爽就感到这曾经温馨的屋里空落了起来,他不喜欢这种又热又空荡荡的感觉。 梁爽在建筑工地做工,午饭后要到下午3点才开始上班,这是工地为避开高温作出的改变。工地离家很近,因此午后这段时间,梁爽的
黄大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百花园》《短小说》等杂志签约作者,2017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文化之星”称号。 附在大柳树上的我的灵魂 夜风拂过,大柳树的叶子唰唰作响,我依旧坐在树杈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发呆。我在这棵树上已经寄居了六十八年了,白天我躲进树身休息,晚上我才会出来玩耍。 有两个人走到了树下,站在了埋有我尸骨的坟前,虽然我们近在咫尺,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他俩是看不到我的
冗谈,1997年生,现为电子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于《文艺报》《野草》“ONE·一个”等。曾获“《作家天地》文学奖年度散文奖”。 1 盯着视线内浮动的黑影,没注意一旁小区门栅升起,绿牌汽车眨了下远光灯,应激下我忙用脚刹——从滑板上跳下来制动。但我忘了脚上穿的是拖鞋,鞋板一撇,脚腕一捺,踉跄几步,跪在那辆车前。 车主估计也吓着,蓦地刹住,车瞌睡似的打了个摆子。一边行人道上有个刚放学的姑娘,紫条
肖睿,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夏衍杯电影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草原布鲁斯》《生生不息》《太阳雨》,曾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发表多部中长篇小说。 我一直在想,谁能真正地书写当下生活,令人有切肤之痛,令人唏嘘热泪?最终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年轻人。当科技和资本成为焦点之时,年轻人就被推到了生活现场的第一线,和一切戏剧冲突短兵相接。可年轻人究竟怎么写,我毫无头绪。直到看到冗谈的几篇文章,以《
姚易,女,1994年生,撰稿人、摄影师,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艺术与文化管理专业,现居上海。 搬到这座城市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换过几次住所,都靠近水岸。几个月前,我搬去了一座老酒店改成的公寓,紧靠着植物园。每到一个新住所,我就会去附近的居民区转悠,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这是早些年上大学时养成的习惯,习惯,就是你自然而然会去做的事情。 新家往北一公里的地方,叫龙华,这里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在老日子里
房伟,男,文学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有长篇小说《英雄时代》《血色莫扎特》《石头城》,中短篇小说集《猎舌师》《杭州鲁迅先生》《小陶然》,长篇非虚构《太湖万物生》,现执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姚易是一名90后女作家,苏州人,有海外留学经验,也有着文学创作方面的“家学渊源”,现在上海工作。我是第一次读到她的作品,也感受到了青年作家灵动自如的构思与对生
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曾出版长篇小说《理想国》《红星谱》等二十余部。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中短篇小说集《多伦多华人》获中国侨联“著述佳作奖”。 一 老袁通过中介重新谋到一份临时工。老袁老伴在餐馆打工,每天回家很晚,越是大礼拜越忙。 老袁叫袁兴旺,六十有三,大专文化。老袁原先在机关工作,机构改革的时候去了企业,先是在一个公司当经理,继而承包
卞毓方,作家、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服务《人民日报》,晚年致力于散文创作,长歌当啸,独树一帜。 老魏来家闲聊,针对我四橱八柜满满当当的图书,单刀直入,问:“内中哪一本最金贵?” 我读书,不藏书,金贵与否,完全视个人情感而定,我列举了数种,突然双手一拍:“哦,有一本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谈不上金贵,却已珍为自家藏品。” “是周一良送你的?” “不是,跟他没交往。” “是你跟作者产生
温新阶,土家族,湖北长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多部,被多种选刊选载,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现居宜昌。 芫 荷 芫荷又叫洋荷、阳荷、洋藿,植株酷似生姜。早些年,有的人家种些生姜作为药用,也用来做煮火锅的作料,因是稀罕物,怕被别人偷采,故意将生姜和芫荷混种。 春风拂过山岗,百草初萌的时候,芫荷的嫰茎钻出地面,跟春笋近似,也有人称为芫荷
宋珅,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现任《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主任编辑,采访、创作有大量新闻稿件及散文作品并获奖。 迷雾中的方向 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将其对静止物态的长镜头拍摄技巧,娴熟地运用到电影《雾中风景》的拍摄之中,将影片中的画面定格下来,弥补了影像转瞬即逝的缺憾。影片以两个孩子寻找父亲的旅程作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残酷,却现实的童话故事——关于寻找,也关于成长。作为安哲罗普洛斯“沉默三
蒋保林,高级教师,1970年生,江苏溧阳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岁月有痕》。 仔细算来,我在这个原本不属于我的城市已居住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前,就是在这样一个酷暑时节,我和妻儿举家离开了六十里外的乡镇,离开了年迈的父母,离开了安定舒适的生活,义无反顾地一头扎入这个拥挤的江南小城。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城,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为子女?为生活?为事业?或者为了印证“人往高处走,
漾水河畔 水波铺向眼中的排比句 像一阵歌声,涌来温软 咏叹粼粼,穿透厚重时空的箭头 遥远像风,低低抚过的镜面 有天空落入七月的摇曳 蒹葭挤在一起,还原风的样子 倾伏,消解。我侧身站在水边 仿佛时空交错中的全息投影 《诗经》的触痕,隐隐琴弦缓送 马嘶长鸣、书信辗转…… 舟楫现身,在一片从未消失的大雾中 目光的桨,握出水来 秦人拉开大幕,脚步 走过同一片水域 天色渐亮,远
我听见树叶在跑 在阒寂无声的夜里 穿过月光的缝隙 它们在黑夜的画布上 留下蓝色的梦 和氤氲的诗 我听见树叶在跑 在风雨交加的夜里 拂过村舍的竹篱 它们在清晨的舞台上 留下涂鸦的画 和湿涩的泣 我听见树叶在跑 在月朗星稀的夜里 脚步如飞燕轻盈 啸声如黄鹂啭啼 在夜的尽头与星辰对话 在晨曦初现与露珠共舞 我听见树叶在跑 时序轮旋,四季更替 它们是时间的更夫 它
霜 没有雪见见你也行 别装出一副爱情冷漠的样子 你让墙角的一众芥菜 和前呼后拥的小草失去表达 不知昨晚发生了什么 蝴蝶亲临要挽你一个蝴蝶结 大可不必回避 阳光之下,用不着躲闪遁形 除了同月亮的交情应该还有更多友谊 我知道,走到今日这一步实属不易 多少个日子 多少次远在天边近在脚下 而不能于板桥 把酒言欢 路 又一次走在这条路上,忍不住 走进小学课堂老师布置的扩句作
夜 风掀开夜的伤口 思乡的虫鸣 异口同声 喧闹中我躲过了想你 寂静中全是你的身影 你已不在 绝望声声的虫鸣 刺得心痛 你可知道 离开你的每一天 我都在异乡 寻找你的身影 梦 你步履蹒跚 笑意盈盈 搬个小马扎 和邻居谈笑风生 我分不清哪个是梦 一遍遍喊你 声音卡在喉咙 像喑哑的虫鸣 空空的小屋 空空的我 依然守在床边 等待一个梦 泉 眼里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