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他的许多作品集中在教育和青年引导方面。在抗战后期的1944年,朱光潜伏案写下《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一文,以期激励青年在困境中坚守理想、塑造健全人格,承担起振兴国家的时代责任。此时的中国,战火正在摧毁物质世界,而他试图在精神废墟上探寻重建的力量。八十载光阴流转,当我们在信息洪流中重读此文,依然能触摸到那份穿透时空的灼热,仿佛看见一位智者在历史断裂
编者按:卫聚贤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早已超越了考古学领域,成为后辈学者的精神灯塔。本文作者吴鹏程,山西省万荣县西杜村人,现在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从事天龙山石窟的研究利用工作,敦煌研究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自2012年以来,作者一直关注研究山西考古第一人卫聚贤,曾实地考察多处卫聚贤早年在山西的考古调查、发掘地,同时陆续搜集整理卫聚贤在历史学、博物学、
刘苏,原名刘仲义,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人,1913年12月出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了为国为民的一生。抗日战争时期,刘苏和战友创立了雁北支队,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大同、太原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刘苏接受命令奔赴朝鲜作战,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阵地防御作战以及1953年的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为我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1月,刘苏在北京去世,作为一名杰
山西省左权县芹泉镇杨家庄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据说有600多年历史,地处高峪深沟,四面青山环抱,山涧的流水汩汩不息,现存的石板房依然古朴而具有特色。80多年前,这里曾是生产炸弹的基地,为抗战前线输送武器弹药;80多年后,这里依托红色旧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保护与开发。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到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发扬光大,让我们一同追寻杨家庄的兵工记忆,感悟小山村蕴含的伟大精神。 兵工厂驻扎杨家庄
抗日战争期间,无数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慷慨激昂奔向抗日战场,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抗敌,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谱写了御敌卫国的壮丽史诗。董天知烈士就是其中之一,他牺牲于1940年8月20日。为了表彰和纪念他的不朽功绩,山西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在秀丽的浊漳河畔为其修建起雄伟的陵墓。 董天知 董天知陵墓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西北的鼋则滩,这里依山面水、风景秀丽、
滏口陉走向示意图 东阳关是明长城遗址,位于山西省黎城县东28里的太行山上,在黎城县东阳关镇长宁村东南侧1.3公里处。在古代,从上党地区翻越太行山到另一侧的河北大平原,有条最重要的通道叫“滏口陉”,而东阳关是滏口陉上的必经之处,这个位置向西通往山西省的黎城、潞城、长治,向东通往河北省的涉县、武安、邯郸。 太行八陉示意图 东阳关边墙遗址 “山西”中的“山”指太行山,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以西就是山西
姚天福画像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祖籍稷山县(今山西稷山县)南阳村,元朝时期著名的监察御史。他出生于金末时期,正值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其父为躲避兵乱,举家迁徙至怀仁县(今山西怀仁市)。姚天福自幼聪颖过人,并且受到良好教育,熟读《春秋》,对书中大义领悟深刻,见识远超常人。成年后,他凭借过人的才识被推举为怀仁县县吏;至元初年(1264年),征召为县丞;至元五年(1268年),元朝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财政收入又十分有限。即便如此,党和政府为了迅速提高工农分子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不惜财力在全国兴办了87所工农速成中学,可见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这里,我想以山西工农速成中学为例,说明一下速成中学是如何做到“速成”的。 速成中学以四年的学习时间(全国有少数几所速成学校甚至是三年制)来完成普通中学六年的学业,谓之“速成”。要做到
编者按:万金账是反映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商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文本类型。此类文献书写称谓或略有差异,然其本质要素基本相似。山西商人万金账主要包括合伙合同、号规、所有权益分户和账期分红及股权结构变动等四大类要素。本文以《晋商史料集成》中所载万金账为重点,进行谱系化、系统化整理,对其形式和内容展开分析,以期丰富对山西商人相关性的研究。 山西商人经营生意,无账不立,而万金账便是明清时期乃至近代,山西商人合伙经
山西省清徐县地处太原市南部郊区,依山面川,四季分明,被誉为我国著名的葡萄之乡,栽培葡萄历史悠久,因此由葡萄衍生出的产品也琳琅满目。从汉唐以来直至现代,经久不衰,且日益兴旺。据记载,清徐地区汉代开始就已生产葡萄酒,唐朝时曾生产过“贡酒”,其中,清徐县马峪乡更是远近闻名的产酒盛地。马峪乡坐落于清徐县西北部,地处吕梁山北麓东侧,整体地域呈边山洪扇形,其北部山脉能够有效阻拦冷空气侵入,山前向阳坡面光照充足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发、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因素,银元、铜板、制钱、纸币等变更频繁,给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困难。近来,笔者查阅到不少民国时期山西货币发展的史料,现予简述,以飨读者。 民国前期山西流通的主要货币 1912年至1937年,山西货币市场上主要流通四类货币。 “宝源老醋坊”博物馆收藏的银元宝 银洋。银子作为货币大量流通和使用,实际是在明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发现“银矿”后,明朝商人通
由财政司长升任为民政长 辛亥鼎革之际,张瑞玑应山西革命党之邀,从陕西渡河东归。先由临时省议会选举,复经临时大总统任命,1912年5月正式就任民国山西第一任财政司长。 张瑞玑是山西赵城(今洪洞县赵城镇)人,字衡玉,号老衡、谁园第一主人。1903年中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陕西,历任韩城、兴平、长安、临潼、咸宁知县,陕西布政使兼按察使。近代著名诗人樊增祥对张瑞玑十分青睐,称之为“课吏馆冠军”“识周域外
被梁启超称道的“清初六大师”,除傅山先生之外,均在生前即刊刻著述行世,《霜红龛集》则是在傅山先生离世63年后的乾隆十二年(1747年)才由张耀先收集整理刊刻而成。傅山生前,也仅有顺治十八年(1661年)前的206首诗作收录于戴廷栻刊刻的《晋四人诗》,名曰《霜红龛诗略》。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张耀先刻本《霜红龛集》行世,到2016年《傅山全书》增订本出版的269年间,尽管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价值观
从人物到文化符号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以忠勇著称。他在白马之战中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斩杀颜良,威震华夏;镇守荆州时又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其形象在同时代人眼中,是一位武艺高强、忠诚不二的将领,这构成了关公文化起源的核心。他在蜀汉阵营及乱世中崭露头角,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与历史记载范畴;以其真实历史人物为基础,为后续的文化演绎
十数年之前,便知平遥武村有一部《朴园家谱》,是清乾隆年间秀才李枚所纂。庚子仲冬,自藏者手中假归,连夜翻阅一过,且叹且喜。所叹者,水火兵虫,一书之存,何其难也;所喜者,谱虽残缺,而见存者亦颇有裨于乡邦。爰标点而付梓,欲广其传也。 《朴园家谱》系誊清稿本,存二册七卷,卷十三至十六为一册,卷十七至十九为一册,半叶九行,满行二十字,每卷首叶下端题“扶桑院李枚朴园编次,男东壁书府参阅”,书脊分别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