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此前投资者还抱有疑虑,随着上证指数快速攻占3700点和3800点,月线走出四连阳,成交量不断放大并突破3万亿元,市场对牛市已经坚信不疑。 虽然市场热情高涨,但对所有投资者却并非皆大欢喜。本轮市场的上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普涨,而是具有较明显的结构化特征,科技板块领涨整个市场。如果投资者不持有领涨的一些板块,大概率会跑输指数。 从指数层面看,从2024年9月20日至8月31日,上证综指上涨41
2025年4月以来人民币有两波升值。第一波升值定价美元走弱,第二波定价人民币资产重估。 贸易战冲击美元信用,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较早完成汇率重定价,相较之下,因担心贸易战冲击中国出口,人民币升幅有限。随着中国出口强势姿态显现,近期中国股市大涨,人民币升值势能积累,例证是7月以来结汇转强。7月至今人民币升值,是对中国经济和悲观预期纠偏的补涨。待到美联储转鸽,中国风险资产经历“红色8月”,央行
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近日召开的“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上表示,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质量谋划好资本市场贯彻实施“十五五”规划相关工作。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 两部门政策护航社保基金国有
49.4%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7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较7月有所改善。其中,制造业企业生产稳定扩张,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1.30万亿元 截至6月30日,“国家队”(中央汇金、国新投资、诚通)持有A股ETF总市值约1.30万亿元,较年初增加逾2000亿元,增幅约二成。相比202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的境内机构投资者为银行、广义基金(包括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管计划、企业年金、社会保障基金等)、保险、券商自营。截至2025年6月底,上述机构持券规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8.2%、28.6%、4.1%、2.4%。不同机构投资者适用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导致其获取债券票息收入与资本利得收入的税负成本各异。这一税收结构差异是构成不同类型投资者投资风格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各机构
如果说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使得市场燃起了强烈的降息预期,那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的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转鸽”发言,基本上给美联储再度重启降息做了官方背书。 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强调,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一种复杂的局面,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与通胀的上行压力并存。他进一步指出,风险的平衡点已经发生转变。这强烈暗示了美联储可能需要调整现在“按兵不动”的政策立场。 相对
历史上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介于1.1 至2.0 区间,当前仍位于1.7 的高位。这意味着,以居民存款搬家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入市方兴未艾,将成为本轮行情的重要驱动。 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800点,创出十年新高。 新高背后是8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9月初重大活动预期、中报结构性景气和国内AI产业最新进展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动了市场情绪的高涨,同时,以融资资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大举流入。尤其是在情绪指
8月29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后下一个交易日,海尔智家(600690.SH)一度上涨4.4%。随后美的集团(000333.SZ)也发布半年报,市场同样积极回应。两家公司都交出了超市场预期的半年报,收入和净利润均加速增长。和海尔智家同一天发布半年报的是格力电器(000651.SZ),公司收入下滑,净利润增长不到2%。 半年报中,海尔智家提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公司都深化多品牌战略协同,
2025年8月以来,玖龙纸业、山鹰国际、江西理文造纸等多家纸企相继发布涨价函,宣布将自8月1日起上调瓦楞纸、再生牛卡纸30元/吨。这已经是7月以来包装纸行业的第四轮涨价,行业调价频率明显加快。 其中,废纸系涨幅相对较大。而目前成本上行对价格形成支撑,行业呼吁“反内卷”,伴随箱板瓦楞纸行业供需关系的修复、提价的落地,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集体调价 从近期各公司的调价信息来看,调价原因多与
近期,阳光电源(300274.SZ)、德业股份(605117.SH)、上能电气(300827.SZ)等光伏逆变器公司相继发布半年报,各公司传统业务表现平稳,而储能业务快速增长。以阳光电源为例,该公司的储能系统收入首次超过光伏逆变器类收入。 2025年上半年,全球户储需求持续增加,储能产品迎来快速增长,相关公司在全球市场积极布局,与储能逆变器的推广协同并进。从户用储能到工商业场景应用,储能市场正在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初期,家用医疗器械需求激增,相关企业业绩爆发式增长。但随着需求逐渐回归常态化,行业在2023年至2024年经历了一段库存消化和业绩调整期。进入2025年,随着调整逐步到位,龙头公司凭借其核心竞争优势,业绩开始重回增长轨道。 鱼跃医疗(002223.SZ)和瑞迈特(301367.SZ)作为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增长8.16%、42.3%,净利润分别增
指数三天累计上涨25.71%,龙头公司股价频创新高,锂电设备展现强复苏信号。 2025年8月29日至9月2日,中信锂电设备指数自1331.42点升至1673.75点,累计涨幅25.71%,居全部概念板块第一,板块总市值三天增加264.01亿元,增幅23.08%。 年初以来,伴随国内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长,叠加海外厂商积极布局本土产能,锂电设备迎来新一轮增长。数据显示,202
从半年报发布次日一度上涨6.5%就可以知道,202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600887.SH)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单。在经历了上一年主动去库存调节奏后,伊利股份整个渠道恢复到健康水平,业绩也如期反弹。 面对行业多重挑战,2024年初伊利股份快速做出反应,第一个采取行动。2024年下半年就基本完成渠道清理,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重新增长,二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随着收入恢复,二季度公司净利润
2025年8月27日,寒武纪(688256.SH)公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8倍,主要因云端产品线主要客户需求旺盛。公司当期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13亿元,系连续三个季度同比扭亏为盈。在半年报前后,公司股价持续上涨,从7月底至8月底的短短月余时间实现了翻倍,公司市值也突破6000亿元,在沪市科技股中仅次于工业富联和中芯国际,其短期涨幅在同期A股千亿元大
根据最新发布的半年报,调味品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较好。2025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净利润39.14亿元,同比增长13.35%;安琪酵母实现营业收入78.99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5.66%,扣非净利润7.42亿元,同比增长24.49%;莲花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同比增长32.68%,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6
外卖三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09988.HK)披露2025年二季度财报,在外卖补贴大战的影响下,阿里业绩下降幅度要好于竞争对手。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为2476.52亿元,同比增长1.82%,经营利润为349.88亿元,仅同比下降2.78%。 财报披露后一个交易日,阿里巴巴港股、美股股价均上涨超10%。从数据来看,在以外卖为主的即时零售业务侵蚀利润之时,阿里旗下淘宝、智能云业务保持增长,海外业务大幅
进入2025年8月之后,随着A股主要指数连创新高,权益ETF(含股票ETF及跨境ETF)的规模也首次突破4万亿元。 从公募基金披露8月底公布完毕的中报来看,机构投资者是权益ETF增量的主要贡献者。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权益ETF份额规模由年初的2.47万亿份增至2.53万亿份,增量673亿份,同期,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则增加了2195亿份,其中,股票ETF为1492亿份,跨境ETF为703亿份。
经济学家蒂莫西·泰勒曾在斯坦福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高校开设多门经济学课程,著有《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等。他又为在线教育平台The Great Courses开设了“出乎意料的经济学”课程,于是就创作了《出乎意料的经济学》一书。泰勒认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原来都和经济有关,而他界定的“出乎意料的经济学”比想象中更有趣、也更有用。 泰勒指出,作为一门学科,经济学所涵盖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本身,绝非仅与
2024年四川长虹(600839)营收首破千亿,成为家电行业仅有的四家千亿企业之一。进入2025年,公司又在盈利上开始发力,半年时间净利润就超越三年前全年的盈利额。成功迈上千亿规模之后,四川长虹在先做大后做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种种成绩背后,离不开公司全面拥抱AI。与许多企业在风口上转型不同,四川长虹已经在AI产品上落地近10年之久,是家电进入AI时代的领路人。当下,不仅是家电产品全面布局A
8月29日晚间,天齐锂业(002466.SZ;09696.HK)发布了2025年中报。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前行,锂产品价格波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变量。在此背景下,天齐锂业作为行业内领军企业,其财报备受瞩目。 业绩同比扭亏财务状况稳健 2025年上半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48.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41.06万元,同比上升101.6
8月29日,中金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报,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金公司总资产为6998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188亿元,较2024年末的6747亿元、1153亿元进一步扩展。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不仅为各项业务的全方位复苏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撑,也为其在投行、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抢占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中金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4
8月27日晚间,恒林股份(603661.SH)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 “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顺利,ODM业务与OBM业务并重发展。上半年OBM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总营业收入的55.36%,超过ODM/OEM模式,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坚定遵循 “制造出海-资本出海-品牌出海”路径,在全球供应链布局、品牌影响力提升及客户服务能力优化上均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营收增长提供
8月28日晚间,科顺股份(300737.SZ)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策略调整,在经营质量提升和业务转型方面取得成果。 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践行反内卷实现毛利提升 报告期内,科顺股份坚决贯彻执行年初制定的“提升经营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营策略,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稳定产品价格体系,收紧信用政策,加强客户风险前置管理,追求健康、可持续的业务发展。 上半
近日,美凯龙(601828)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1-6月,公司实现营收33.37亿元,综合毛利率61.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 在家居行业动能换挡的转折期,传统卖场模式难以为继。当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家居零售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正从“渠道方”向“赋能者”转变。在此背景下,美凯龙加速重构商业底层逻辑,将战略重心从渠道运营升维至“生态赋能”,致
8月30日,国内快递行业头部企业韵达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今年上半年,在快递市场总体呈现量增价低的背景下,公司以科技赋能为驱动,通过深化网络布局、强化末端管理实现了业务量与经营成果的稳步兑现,这不仅体现了公司的内生韧性,更彰显了公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规模优势、降本提质效应显现 作为国内领先的快递综合服务提供商,韵达股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程全域全场景一盘货的一站式解决
2025年上半年,受部分省份集采执行延期影响,珍宝岛(603567.SH)业绩出现短期承压。然而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变化,通过“百日会战、千县工程”等专项行动夯实终端市场基础,为下半年业绩反弹积蓄动能。自5月起,河南等多个省份已陆续执行中成药集采,公司核心产品销量回升在即,过百亿的集采增量市场正逐步打开,长期投资价值获多家机构认可。 中药行业迎黄金发展期全链条布局领跑细分赛道 近年
近年来,河南经济持续提质增效,多项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平台相继落地,战略地位与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提升。郑州作为省会,坐拥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和国家中心城市等多重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强劲。这一优越的区域发展环境,为郑州银行(002936.SZ)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与历史机遇。 把握时代脉搏,郑州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4%
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坚定锚定“价值银行”战略目标,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多项核心指标边际改善,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报告期内,该行盈利指标边际修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该行通过卓有成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推动负债成本进一步优化,净息差收窄趋势持续收敛,为利息净收入保持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调结构”:
当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职业教育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基于对行业趋势深刻洞悉,华图山鼎(300492.SZ)于2023年10月锚定职业教育市场开启战略转型,华丽蜕变为“公考”线下龙头。近日,华图山鼎对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一体两翼一动力”发展框架下,公司上半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4亿元,同比增长14.50%,同期实现扣非
近日,国新文化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69.77%;实现归母净利润696.6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对此,国新文化将盈利归功于两大方面:一是“AI+教育”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教育信息化音视频市场的竞争优势凸显,二是去年年底签订的部分订单于上半年集中交付。这份亮眼的中期成绩单,不仅令市场注目,也是该公司坚定向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商转型以及在“AI+教育”赛道上加速奔跑的
牛市今昔 主持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此番秋日胜春朝。一轮牛市荡气回肠,意兴正酣,金秋十月,泛舟仗剑北上,再赴京城,与各方粉丝聚首。此次会议主题也颇为豪迈,名为牛市利刃----超额收益必杀技。泛舟先来谈谈,行情发展到现在,你感觉与以往牛市有什么区别? 泛舟:目前上市公司家数相比前两轮牛市大幅增加,市值也相应提升。记得2015年上市公司家数差不多近2700家。最高峰的市值也就57万亿。目前市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出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IPO市场也出现了久违的活跃。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51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相比2024年同期的44家增长15.91%。从上市板块分布来看,沪深主板共有18家新上市公司,创业板有20家企业上市,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有7家和6家企业完成上市。 除了顺利上市的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实现增长外,2025年上半年还有177家IPO公司获得受理,远超20
2025年1-7月,企业和居民合计获得资金约20.05万亿元,其中,银行投放贷款(包括核销和ABS)约为12.93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1.42万亿元,财政净支出投放资金5.61万亿元。从资金去向看,居民部门存款新增9.6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约1947亿元,金融投资净增(轧差项)约为9.95万亿元。进一步分析可知,实体部门融资需求依然偏弱,且企业和居民间的资金循环效率较低,财政加大逆周期调节
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盈利指标表现稳健,A股险企二季度增速环比改善,主要受投资收益提升带动;其中,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4%,主要由于权益投资弹性更大。A股5家险企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1%,内含价值(EV)较年初增长5.7%;中期分红普遍实现较快增长,分红率基本稳定,其中,新华保险同比增长24%,增幅高于同业。 服务业绩增长 投资业绩分化 2025年上半年,五家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长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不包括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65%。从单季度来看,二季度,上市券商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19%(剔除国泰海通吸收合并带来的一次性营业外收入)。 头部券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截至上半年末,上市券商净资产合计为2.71万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0%,持续扩表。在盈利能力方面,上
由于2025年A股与2015年有很多类似之处,例如都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都伴随着充裕的流动性,都是科技领跑,两融余额均超过2万亿元。成交量也不断放大,8月单日成交额再超3万亿元。 但细微观察发现,两次开户的节奏并不相同。2015年在主升浪中,开户数快速从100万攀升到了700万;而当前,开户数明显与行情不成比例,我们理解原因是在2024年10月份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新开户,在同一波行情中,不再具
当前,中国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规模已超过100万亿元,庞大的资产规模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同时基础设施资产的证券化率不足3%,大量基础设施资产未能得到充分的金融化利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成为重要课题。 政策层面,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持续推进。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债券司表示积极强化推动建立多层次REITs市场,发挥好资产证券化业务在盘活存量与提供优质投资标的市场
2025年这一段时间最引人瞩目的商战非属阿里巴巴、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即时零售)大战不可。 近期,阿里、美团发布二季度业绩后,阿里大涨18%,美团则下跌接近20%。很显然,资本在用脚投票,认为二季度打下来,阿里大胜,美团受挫。 补贴累计可达千亿元 看一下阿里与美团二季度业绩: 阿里二季度收入2476亿元,同比增2%,排除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影响,同口径收入同比增10%。经营利润349.88亿元,
市场止跌企稳 沪指重返3800点
沪市/深市主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北交所观察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融资统计(8月29日~9月4日)
融券统计(8月29日~9月4日)
券商最新研报荐股一览
一周行业指数及重点行业个股表现(9月1日~9月5日)
一周市场热点及重点板块个股表现(9月1日~9月5日)
简介 光影,建构出黑白,创造出电影。 黑白,象征了善恶;电影,是冲突的舞台。善恶之间的冲突,是永恒的戏轨,紧扣观众心弦的不二法门;善恶之间的边缘行者,游走于随时擦枪走火的战线上,更是一步一惊心的绝妙角色。 在香港这个挤身于国际之间的弹丸城巿,「卧底」这个同样生长在狭缝之中的主题,犹如命运一样,在「香港电影」的品牌之下茁壮成长,成为了其中一个頗具香港特色的电影题材。 环顾世界各地,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