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彩色缎带丢进了海里?别误会,那不是真的缎带,而是海洋里的大贝壳——砗磲的外套膜。 砗磲的外套膜很特别,肉嘟嘟的,有着波浪的造型,像带着荷叶边的裙摆,从贝壳边缘钻出来。每个砗磲的外套膜都有独一无二的花纹和颜色,有的像彩虹糖,有的像水彩画,有的像星空……砗磲喜欢藏身于珊瑚礁中,和珊瑚礁一起生长,如果不是五彩斑斓的外套膜,你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它呢! 外套膜像衣服一样包住贝类动物的内脏,还能分泌出
超级造壳胶囊
你相信吗,动物也爱“赶时髦”。但是和人类赶时髦不一样的是,它们追求或绚丽或奇特的外表,有时并不是为了美,而仅仅是为了活着。 为了活着,有些动物会把自己装扮成枯叶,有些动物会假装自己很凶猛,有些动物则给自己造一间“房”——壳,背在身上到处走。正所谓,背着“房”走,活命不愁! 动物界造壳高手 说到背“房子”的动物,你可能首先想到寄居蟹,但它的“房子”并不是自己建造的。 动物界有四大“造壳天王”
关于“贝壳”,还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花边小新闻”。经常买“二手房”的寄居蟹当起了侦探,对这些不为人知的壳的奥秘进行了深挖—— 旋转方向之谜 螺壳有左旋、右旋之分。把螺的壳顶朝上,螺口面向观察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螺口在右侧,即螺壳沿着中轴顺时针生长,叫作“右旋螺”;如果螺口在左侧,即螺壳沿中轴逆时针生长,就叫“左旋螺”。 自然界绝大多数螺壳都是右旋螺,左旋螺则十分罕见。关于这一现象的成因曾有多
如果你到海滨城市去旅游,一定会看到很多美丽的贝壳。你是否会好奇,这些空贝壳的主人是谁?它们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潜入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中,近距离地观察一下吧 !
贝壳的形状、大小、颜色与纹理千变万化,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用天然贝壳与创意碰撞,打造独特的海洋艺术品!可以是简约的几何构图,也可以是生动的海洋风景,抑或是浩瀚的宇宙星河。你是不是心动啦?让我们抓紧时间开始吧!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深约11034米。如果我们能把珠穆朗玛峰放进马里亚纳海沟,结果会是——它还差2000多米才能露出海面。 大王花是一种寄生生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直径可以达到1.4米。开花的时候,大王花散发出腐肉般的味道,吸引来蝇类和甲虫为它授粉。 无根萍的花是世界上最小的花,直径只有0.1至0.2毫米,5000多朵花才能盖住一个成年人的指甲。 吸蜜蜂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鸟
鞘翅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虫”,是昆虫中“虫丁兴旺”的“第一大户”。多数甲虫的前翅是硬化的鞘翅,像盾一样盖住后翅和背部。甲虫大家族中又有一个分支叫“金龟”,俗称金龟子。这类昆虫大多造型炫酷,色泽艳丽,辨识度极高,阳彩臂金龟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手臂”比身长 阳彩臂金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金龟子。它们体长6~8厘米,前胸背板是铜绿色的,背板后部向两侧伸展,下方密布棕黄色绒毛,看起来就像一对
豆腐全席
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驯化特别早的作物。商周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广泛种植被称为“菽”的大豆,并将其列入“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到了汉代,通过磨浆、煮沸、点卤等工序制成的豆腐问世,不仅解决了人们直接食用大豆难以消化的问题,提升了植物蛋白的吸收率,更开创了“以素托荤”的东方饮食智慧。 小小豆腐营养多 可别小看豆腐这个“白色小方砖”,它可是营养界的“全能选手”,不仅蛋白质丰富,还含有人
如果要问世界上什么动物最危险,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凶猛的或有毒的,比如尖牙利爪的狮子和老虎,力大无比的河马和大象,藏在阴影中的蝎子和毒蛇……的确,这些动物非常厉害,它们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 但是,这些动物要想成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杀手,存在一个共同的劣势,那就是数量不够多,人们不容易遭遇它们。因此,在动物界“年度致死人数”的榜单上,冠军不是毒蛇猛兽,而是无处不在的昆虫。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侦探三人组原本只是执行一趟普通的深海科考任务,中途却意外拖上来一网“牙齿”!那些牙齿形状怪异、大小不一,仿佛被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聚集到了一起…… 第一现场 海面风平浪静,科研船稳稳地漂浮在印度洋上。在浅水区,阳光穿透海水,打下闪烁的光影。但在几百米以下,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地方,一切都是黑暗与未知。 C探长带领着苏苏和小黑,正在进行一次深海采样任务。他们的目标是回收一枚安装在海底的数据记录器。
蜜獾是找蜂蜜的高手,它对此非常自豪,还到处向其他动物炫耀。于是,狒狒、蝙蝠甚至人类都纷纷跟着它,想揭开它找蜜的秘密,但是从没有成功过。 这可能是因为,有些跟踪者不太懂得隐蔽。尤其是一只小小的棕色鸟儿,总是飞来飞去、吵吵嚷嚷、跳个不停,还大声唱着:“TYATYATYA!”它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感觉是故意等着被发现似的。 果然,每次蜜獾都会发现这个“间谍”,然后立刻停止寻找蜂蜜。其他动物认为这个吵
实验1 人蚁搬家赛 人类是地球上最懂得团队协作的生物吗? 别急着回答,先来看一个研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人类将与蚂蚁进行搬家比赛。 谁是独立“超人” 在第一组“单打独斗”的对比实验中,单只蚂蚁在将T字形物体搬回家时显得十分困难,而单个人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显得游刃有余。 组团,谁的战力翻倍 在考验协作能力的第二组实验中,蚂蚁展现了“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默默地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完成
和其他软体动物一样,蜗牛的家也是由外套膜“建造”的。小蜗牛一出生就有壳,但这时的壳又薄又软。随着蜗牛不断生长,外套膜会在壳口边缘持续分泌新的物质,使壳逐渐变硬、变大,而壳上的一圈圈纹路就像“成长日记”,记录着它的生长历程。 螺旋结构既牢固又省料,还能让壳的重心更稳,这样小蜗牛在爬行时就不容易“翻车”。如果壳不小心磕破了点儿,别担心,蜗牛还会启动修复机制,让外套膜立刻分泌新物质进行修补,真正做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