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饿!饿!饿!快来喂我吧!”樱桃树上的一窝小鸟使劲地张大嘴巴,抖动着小脑袋,还时不时地发出微弱的叫声。 原来晚成鸟的雏鸟破壳而出时,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眼睛紧闭,依赖父母的悉心照料。每当听到一丝动静,它们就会本能地仰起头,急切地乞求食物。 为了让爸爸妈妈更容易找到自己,这些小家伙的口腔内部呈现鲜亮的红色或黄色,以增强视觉刺激,就像花朵用鲜艳的颜色吸引传粉者。 有些鸟类不筑巢,而是把后代
标题 标题
唐朝诗人李白晚年客居今天的安徽时,曾写下一首《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暮春时节,李白在宣城见到杜鹃花开,想到在自己的故乡——今天的四川,每当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便开始啼鸣,不由得感慨万千,对遥远的故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 这首诗中的子规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杜鹃鸟。杜鹃花和杜鹃鸟,植物和动物同名。 杜鹃是鸟也是花
俗话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起的人能听到鸟儿在晨间的合唱序曲,那是沉睡了一整夜的鸟儿早起觅食时奏响的欢乐之音。冬季即将结束的时候,鸟儿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看!水鸟们最先带来春天的消息——凤头和绿头鸭都已经成双成对了。 早春的林间, 寂静的森林中,突然传来一声清亮的鸟鸣,一声长音后是两声短促的爆破音,好像在说:“你——回去!”它是谁呢?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却总不见歌唱者现
春天的脚步 我国古代,人们以立春之日作为春季的第一天,而立春一般在阳历的2 月4 日前后。 从现代物候学的角度来看,草木萌芽是春季来临的重要标志之一。古诗里说,“漏泄春光有柳条”。从各地柳芽吐绿的时间看,春的足迹是由南向北推进的。当我们欢度春节时,广州花市上已是姹紫嫣红。春光以每天约40 千米的速度向北前进,到南昌时,正巧是“春分”日。此后,春光还会加快脚步,得在4 月初赶到首都北京,4 月底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鸟儿又要开始忙碌地筑巢,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次我们就来为小鸟打造一个温馨又漂亮的家吧! 标题 标题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吃花了。一代代古人脑洞大开,不但采花入馔,还创造出粥、饭、茶、酒等多种“花式美味”。到了今天,很多省份都有鲜花菜肴,但要说最爱吃花的省份,非云南莫属。“鲜花四季开不败,四季鲜花也是菜”,不妨来认识一些美味的花卉吧! 棠梨花 云南的集市上一出现棠梨花,大家就知道春天来了。吃棠梨花,吃的是花骨朵,用白酒泡一泡,再焯水、漂洗,去除苦涩味后就能吃了。带着花香的棠梨花
传说中的“天马” 在古籍《黄山志》中,有关于“天马”的神奇描述:“天马,常飞腾天都莲花诸峰……犀山峰顶有天马,银鬃金毛,四足皆捧以祥云,须臾跃过数十峰,每峰隔越数十丈,一跃便过。”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神话故事里的神兽?其实,经过一些专家研究,这“仙气飘飘”的“天马”,很可能就是现实中的一种动物——中华鬣羚。 全世界鬣羚大家庭有苏门答腊鬣羚、喜马拉雅鬣羚、红鬣羚、日本鬣羚、台湾鬣羚、中华鬣羚六兄
“ 博物馆的青铜器被盗了!” 清晨,C 探长正用手机翻看新闻,一条推送引起了他的注意。 警方虽根据监控抓到了驾车逃离的嫌疑人,却迟迟找不到文物。“没找到失窃文物,怎么定罪?”C探长皱了皱眉。 “ 探长, 我也在关注这个。新闻里说,嫌疑人声称自己只是‘午夜开车兜风’, 还一口咬定什么都没藏。虽然车里确实干干净净,但是……”苏苏边说边咬着笔帽,忍不住吐槽,“这借口也太扯了吧!” “ 兜风? 那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场不寻常的 “邻里纠纷” 正引发关注。过去,在马德雷山脉街区,熊出没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近年来,它们愈发大胆,不仅频繁造访社区,还学会了开门技能,让当地居民备感困扰。 过去5年间,熊为了寻找食物,常常从森林里漫步出来,闯入社区转悠。2024年,它们已近400次闯入社区,其中数十次更是直接“破门而入”。 造访居民区的熊分为好几类,有“无害游荡型”,有“适应人类生活规律觅食型
那么企鹅在南极的生活将变得便利又安全。长途迁徙?再也不用排着队摇摇晃晃走上几个月;遇到危险?别担心,翅膀一展,瞬间飞走,留下天敌在原地干瞪眼。 如果企鹅会飞行,它们或许会长途旅行,冬天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夏天回到南极避暑。它们也许会飞去北极度假,甚至长住下来,和北极熊做邻居。 如果企鹅会飞行,它们可能会开始健身,把圆滚滚的身材练成流线型,翅膀也升级成折叠款,利于拍击、收合,在飞行和游泳之间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