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文学素养归为当代历史随笔写作需要的历史浪漫主义,那么,哲学素养和哲学思考则必然是当代历史随笔写作的历史理性主义。 长期以来,历史随笔的写作面临着—种两难处境:一是过度专业化,做了学者该做的事而忽略了随笔本身需要的“以史感会”;再是“感会”过度而淡化或者说忘记了基本的史实。前者枯燥无趣,结果很有可能是浪抛精力;后者则不免错漏百出,蹈空矫情。所以,操持历史随笔需要两种素养的储备,同时,更需要两
平原津,位于山东省平原县城西南约30华里处,系黄河下游一处毫不起眼的渡口。明万历《平原县志·桥梁》记载:“津期桥,即平原津。”原来,这里是平原县与夏津县交界处的马颊河津期桥故址,而津期桥所骑的津期河,乃禹疏九河之一。 战国时代,平原津属于齐国济北郡,不仅是齐国和赵国间的主要渡口,更是齐国西部边界的关口要塞。 就是这样一处看似平凡的渡口,却有着极其不平凡的身世。 风雨三千载,时光老人在这里用如
no.1 王维:别问了,没故事 推送时间:2019-10-08 阅读人数:950521 史叔推荐:关于诗佛王维,唐以后对他有很多的解读,当然,更多是对他人生故事的附丽:为什么隐居辋川?为什么在妻子去世后不再续娶而孤独终老?那些正史和稗官野史里都没能找到的答案,渐渐风化成了无数的传说。本文更像是代表王维作出的千年回应:他的进与退、得与失,出仕与归隐、济世与修身,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的和谐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