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民”是现代政治的核心概念。不同于经验性、通俗的“人民”,严肃的、作为政治理论术语的“人民”是反思性概念。古典共和主义基于小共同体的公共善和公民德性形成了较为原始的人民观。自由主义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元,倾向于否定“人民”的存在,并在个人或民众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民主。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民观的虚伪,代之以阶级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继列宁之后,毛泽
[摘 要] 在党的二十大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指导下,社会保障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不仅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培养专属的研究逻辑、工具和方法,还将充实和深化现代人类世界在谋求安全方面的社会知识储备,并推动人类活动和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发展和形成社会保障学科独立哲学框架,规划学科成长路径,需要依托马斯洛对人类基本需求的论述,从人类谋求安全的本能出发,重新解读整个人类世界的演化。 [关键词] 党的二
[摘 要] 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既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照亮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开阔视野、创新发展的过程。在吸收其他文化有益成分的同时,既以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己任,又不断地将自己的优秀成果回馈给整个人类文明世界,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始终是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初心使命。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拓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展开,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主题,以全球性视野进行跨
[摘 要] 列宁生态正义思想不仅为“人与自然的正义何以可能”寻找到了理论依据,而且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怀落实为一条可操作的现实路径。在列宁那里,生态正义呈现为生态环境、生产和社会公正这三重维度:在生态环境维度上,列宁提出,“承认自然界”是生态正义的基本原则;在生产维度上,列宁不仅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本源性关系,而且将社会化生产作为寻求生态正义的新范式;在社会公正维度上,列宁努力实现自
[摘 要] 20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体系依靠高新技术的增殖化运用日渐确立起全球垄断优势,塑造出全时空价值链条,而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在数字时代的有效性成为西方学者们新的论域。尼克·迪尔-维斯福特基于“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路,指认了高科技时代资本主义的重组方式:资本以数字化技术加速循环过程,借助跨国通信技术塑造出服务于剥削积累的世界体系,将人工智能吸纳为资本扩张所需的一般生产条件,并运用生物
[摘 要]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重大战略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党对涉外法治的领导权成为当前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议题。党的领导权贯穿于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整个涉外法治体系,体现了党的领导权形成、实施、拓展、监督的内在运行逻辑。为坚持与巩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地位,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党在涉外法治中的领导权运行机制,具体包括:构建党与涉外民主立法的联结机制;健全党对涉外司法
[摘 要] 风险社会的到来使韧性治理成为社区风险应对的重要路径选择,也催生了社区韧性研究的方法丛林,呈现出从规范研究为主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存的发展态势。其中,基于实证导向的社区韧性研究从主观、客观、综合的三角理论维度绘制出其研究图景,但迈向实证导向的社区韧性研究正面临概念认知挑战、理论研究之困、主流方法受限、技术壁垒突出等应用窠臼,一定程度上阻滞社区韧性研究的本土化发展。迈向实证导向的社区韧性
[摘 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锚定人全面发展目标的应然表达,其内涵十分丰富。衡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从如下三个维度层层展开:就其实质意涵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从物质累积到精神至盈的进阶,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向,还是从生命存续到主体价值的凸显。就其结构样态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呈现出具象有序的多层次立体化结构:物质生活需求满足极大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神文化生活体验品质化分别构成精神生
[摘 要] 新自由主义和新帝国主义都是描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关键词,它们共同塑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形式和社会秩序,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体两面。新自由主义和新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经过了一个从理论上相互矛盾到实践中相互融合的变化过程。推动二者密切联系的原因既有解决资本主义积累矛盾的现实需要,又有推动金融垄断资本向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转化的内在要求。当然,也离不开新的抵抗力量和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反向促成。探究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埃尔斯特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当时流行的功能解释理论,批评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在机制阐释上存在缺陷,并要求运用主流经济学中迅速发展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博弈论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微观基础。这一方案遭到了吉登斯、维尔德斯等学者的反对,争论最终也没有达成共识。各方都默认个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摘 要] 自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引介到国内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迅速跟进,经历了从非遗概念研究到辩证关系思考,从“物观”主导到“人观”引导,从基本理论到非遗实践,从研究之“学”到学科之“学”的研究进程。对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关注及对海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在地化活化运用是研究取得不俗成绩的关键。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重复研究的频繁、研究视野的不开阔和研究指导性的不足。鉴于此,未来的非遗研
[摘 要]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文化生产研究历史悠久又丰富多彩。在智能技术逐步融入文化生产的当下社会,有必要回溯文化生产研究的理论脉络,厘清关键概念以指明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在西方文化理论谱系中,存在批判、实践、权力与组织四种理论面向的文化生产研究。“文化消费”“媒介文化生产”“内容生产”等概念虽然与文化生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与后者直接等同。面对复杂多变的文化现象,研究者还可以在平台作为文化
[摘 要] 学者“触网”是学者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融入网络公共空间,趋近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知识社会化传播的实践。学者“触网”的社会现实、本质内涵和制度基础呈现了其合法性的三重来源:融合数字技术的工作实践转型,综合替代指标的学术评估转向,网络文化病症引起的专业知识危机。这些因素使得学术文化转向开放性、公共性和文化建设性,技术影响下的学术工作环境变化与学术文化内涵演变构成现实基础;公共知识生产的网络化、
[摘 要] 如何实现社会组织间功能互嵌、多元共治的联结机制,是当前社区社会组织研究的重要问题。生态链是社区社会组织依据生态位差异构建的流程性序次关系,包括上、中、下游组织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具有动态适应性、共生进化性和结构序次性等特点。其运作机制需要推动组织集群的空间拓展,优化组织资源结构,并建立组织动态调适机制。这对回应组织发展困境与提升社区治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区
[摘 要] 人才振兴和人才下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新生代乡贤是指延续父辈情怀、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热心故乡公益事业而被当地民众所认同的中青年复合型精英,这一群体具有年轻化、职业多元化、身体离场与情感在地性等特点。城乡融合的生活方式为新生代乡贤回归提供了情感动力,人才下乡背景下的政府助推为新生代乡贤回归提供了制度保障。新生代乡贤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多重作用,可以推动乡村实现公益事业发展、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