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也对我国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即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形成未来教育的“中国方案”。 关于未来教
【摘要】中国认知科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认知科学时代的人才培养要通过教育变革来实现,为此要重新认识和定义教育。未来教育应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更加重视心智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人类认知五层级与教育发展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可以重新制定教育发展各阶段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和受教育者各个层级的心智和认知能力,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认知-教育
【摘要】脑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加速向智能时代演进,对人类生存发展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也推动教育目标和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未来教育体系的设计需要突破知识传递的限制,以推动人类持续繁衍与进化为目标、以学习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化按需学习为导向、以人脑学习规律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帮助个体培养有机的知识体系、强大的认知能力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实现未来教育目标,需要社会各界从教育政策、
【摘要】把握数字化时代教育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以数智技术与教育智慧的深度融合,破解传统教育模式核心问题,驱动未来教育范式加速创新,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教育的基本内涵。向以学习者成长为中心的学习范式转型,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学习范式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旨在通过深刻反思与全面改进学习基础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分析技术,演绎未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素养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面对未知问题的跨学科解决能力;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变革和人机协作深化;三是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四是主动学习空间与可持续发展学校将创造无边界的学习环境;五是重视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深度连接与整合。未来教育应从推广与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关注教育理论和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深刻理解技
【摘要】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智能到治理、智能到质量和智能到秩序三个层次展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未来教育新生态,其主要特征是:学生、教师和校长的个人人工智能智能体的应用,定制式课堂和沉浸式课堂的出现,过程性评价和素养评价的普及,以及丰富的人工智能生成资源可供应用和选择。打造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新生态,应关注教育信创、全域数字孪生、全程人工智能赋能、强化科
【摘要】人工智能有助于构建各种精准模型为特殊儿童的精准筛查与干预提供便捷的工具。人工智能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是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有助于保障特殊人群享有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最大程度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价值。目前对孤独症与多动症等关键性特殊人群的筛查与干预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为此,需要推动构建基于多维数据机器学习的筛查指标体系、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快速辅助筛查系统、基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互动
【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与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实现“两个结合”中奠定文明之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夯实文明之基、在世界文明交流中建构文明之所、在人类文明发展大势中把牢文明之向的过程中生成的,具有文明形态的统一性与连续性、文明体系的系统性与创新性、文明价值的人民性与实践性、文明格局的包容性与和平性、文明发展的独立性与开放性等主要特征。未来在
【摘要】中华文明的复兴,可以在三个意义上加以界定:作为文明载体的中国的复兴,作为世界领先的文明体的复兴,作为现代文明构成部分的复兴。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适当选择。以“现代”为鹄的,才足以健康而有力地引导中华文明复兴前行。为此,有必要在世界与国家的大小坐标中,准确理解中华文明复兴的含义。进而在“以西方为方法”和“以中国为方法”的两端之间,确立起“以世界为方法”理解中华文明复兴的理性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结晶和时代精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具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以儒家学说为主导意识形态的传统社会,强调“做人”的道德特性,营造了“修身为本”的文化土壤和氛围,主张执政集团必须根据一定的政德规范及理念“自律”政治行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一术语源于儒家后期的“心学”修养方法,而修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
【摘要】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其治理能力和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升级再造,旨在运用精细化治理理念和方法,促进社区治理的高效化、人性化,进而提升整体效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因此,应依托数字赋能的动态摸底机制、党群动员的差序协调机制、情感交融的走动协商机制、党建引领的一网统管机制、居民监督的考评改进机制,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由传统、粗放、被动的治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