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源于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丰富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运用价值思维,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运用战略思维,对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进行谋篇布局;运用创新思维,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不竭动力;运用底线思维,防范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运用法治思维,让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为发展数字经济保驾护航;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发展数字经济大格局。六大思维方法各有侧重、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实现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世界提供了政党建设的有益经验,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崭新境界。坚持理论引领、坚持制度引领、坚持自我革命引领,是这一重要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建设堪当全面从严治党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是这一重要理论对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具体要求。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是当前政治话语的核心词。系统梳理并分析有关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成果,对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核心期刊刊载的1383篇学术文献,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开展文献计量分析后发现,从2016年开始,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的关注日益增多,相关研究近两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从生成的知识图谱来看,新时代、党的建设、社会革命、长期执政是高频关键词。许多成果都聚焦于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实践逻辑这三个方面。现有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以从概念内涵与基础理论、关联研究与比较研究、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人的现代化的领导和推进,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现代化的实践呈现多元立体的叙事结构,在认识渊源、实践历程和价值意蕴等层面内蕴独特丰富的人学意涵。在认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为理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为思想根脉,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术语的认识论革新。在实践论层面,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历经奠基期、探索期、转型期、跃升期四个关键期,使人的现代化蓝图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落地成型,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现代化模式,并在新时代得到系统展开。在价值论层面,中国共产党把握人的现代化的规律性特征,历史性重塑了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内核、动力系统和价值理念,在人的现代化的中西实践比较中突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摘要]陈云经济思想是其在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完备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推进,陈云经济思想中关于“建设和改革要建立在保证民生的基础之上”“经济建设高速度要建立在按比例发展和高质量高效益的基础之上"“搞活经济要建立在宏观控制的基础之上""对外开放要建立在自力更生、以我为主的基础之上"等方面的论述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很好的启示。
[摘要]外警培训作为培养区域国际化警务人才的重要方式,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警务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的需要。广西警察学院外警培训已形成一定特色,但也存在国际化师资缺乏、国际化交流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国际化教育资源整合不充分、区域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为此,须加强区域国际化师资培养,探索更有效的国际交流模式,整合国际化资源,创新外警培训模式,完善外警培训机制。
[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城市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形态气质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容县作为广西重要侨乡之一,拥有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容县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域化打造侨乡文化品牌,需要破解“重商轻文”困局、转变“重老轻新"观念、纠正“重外轻内”倾向、扭转“重用轻建”思维,从而实现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创新交往方式、内外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族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高校肩负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除运用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外,高校还需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和思政课程的显性功能。通过课堂传授、多媒体运用、校园文化、课外调研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做好学生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强化宣传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宣教体系也初步成型,但在实践上还存在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受众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宣传教育的育人功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利用现有工作成果加强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对此,从“宣传教育主体”“宣传教育对象”“宣传教育内容”“宣传教育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摘要]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是推动各民族流动式融居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南宁市通过强化社区治理,着力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其做法主要有:构建强化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充分协同的治理格局,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平台引导各民族共建共享,用“网格化 + 信息化”的智慧化治理手段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培育守望相助的社区文化增进民族关系和谐等。针对当前互嵌式社区构建实践中的局限性,应通过系统性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构建更高水平的互嵌式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