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生成逻辑来看,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特点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实践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遵循"六个坚持"原则、坚持“三个更加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摘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有一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从生成逻辑看,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理论,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思想,赛续于百余年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从核心要义看,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治理、为谁治理、谁来治理、怎样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价值意蕴看,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治理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更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支撑。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科学运用“六个必须坚持”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彰显出鲜明的理论品格。其中,坚持人民至上是其价值立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自信自立是其精神气质,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主的重要性。坚持守正创新是其发展逻辑,要求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是其实践原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系统观念是其思维观念和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和运用科学思维。坚持胸怀天下则是其世界眼光,强调向世界宣传真实中国形象,坚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笔者通过调查广西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现状包括课程设置、培养机制等,针对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和教育实践平台不足、大学生认知偏差积极性不高、政策配套欠缺及企业参与度不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优化广西高校大学生“双创”环境,提出了设置分层分类递进式课程体系、打造“双导师”教师队伍和搭建多元化“双创”实践平台、提升教学吸引力激发大学生“双创”热情、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等建议,为提升区域“双创”教育实效提供借鉴。
[摘要]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权利质权,在设定担保方面有着高效、简便的优势,对于盘活资本、保障债权人权益、打造更好营商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大股东股权质押下,其表决权拘束存在必要性。首先,股权质押是将完整的股权出质,并不对其中的自益权和共益权进行区分,因此质权人对于公司表决权有一定控制力才能符合股权质押的目的;其次,司法实践中,有的公司大股东利用股权质押掏空公司。在股权质押情形下,股东所有股权下的财产性权利归质权人所有,但控制权却由出质股东掌握,新的“代理问题”也就此产生。股东表决权作为公司股东行使决策权和董事任免权的重要途径,会极大地影响公司整体绩效和偿债能力,而股权质押加大了大股东滥用控制权掏空公司的风险。但表决权的限制措施也可能会干涉公司正常的决议程序,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需要以合理手段,如表决权拘束协议、表决权例外排除规则以及质权人监督制度来完成拘束。
[摘要]随着技术与经济的进步,文化产业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文化产业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侵权行为日益复杂、法律体系滞后和市场竞争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可以从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创新数字化知识产权服务模式、提升公众意识与法治宣传来加以应对,破解保护困境。
[摘要]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逻辑,有助于为中华民族夯实发展基础、系牢交往交流交融纽带以及汇聚团结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二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对此,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利用高科技变革治理方式,促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效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摘要]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促进了中华民族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认同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大一统思想及其政治实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源头,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进一步挖掘大一统思想的重大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要]全国统一碳市场背景下,考察广西碳交易参与情况既能为广西从“资源大区”向“碳汇强区”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也能为非试点地区融入全国碳市场提供实践参考。当前广西通过参与全国碳市场初步实现了企业减排激励与配额资源优化配置,并在碳汇开发与交易上创新突破,但在政策协同与市场活跃、碳汇开发与生态保护统筹、监测能力与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创新经验,研究提出强化政策协同机制,创新特色生态碳汇补偿机制,创新数字赋能碳汇监测管理机制,助力广西向“碳汇强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