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09年《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国资发产权[2009]120号,以下简称“120号文”,已废止)是对2003年《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3号令”,已废止)的具体细化;2025年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国资发产权规[2025]17号,以下简称“17号文”)是对2016年《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2号,以
“引进来,走出去”是我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产权市场也越来越多地面临“国际化”这一挑战。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有序推进产权市场转型发展,不断提高我国产权市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产权市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服务跨境要素资源流转与配置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摘要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国有参股企业的产权管理成为维护国有股东权益和国有资产安全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当前国有参股企业产权管理的复杂性与挑战,深入剖析了管理现状,并结合新出台的《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加强国有参股企业产权管理的策略。
摘要 伴随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进步,其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广泛且深刻。本文深度解析AI时代知识产权在多层面的未来走向,其中包括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困境、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性、专利申请与审查流程的变革需求,以及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的复杂态势等。并将从制度构建、技术运用、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提出系统且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革新提供理论支撑,推动AI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
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日前发布了《2024年度产权市场产权资源要素配置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产权市场交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逾1.13亿宗,成交总额达到25.42万亿元,成交额同比略增0.16%。在经济形势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我国产权市场依旧保持了稳定增长,充分显示出这一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活力与韧性。 标题 服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的盘活已然成为激发国企发展动能的关键抓手之一。202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明确地指出,需要“通过规范交易市场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并且着重强调了“释放存量资产价值,形成投资良性循环”。这一前瞻性的政策导向,不仅为国有企业破解资产沉淀困局提供了顶层指引,更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要素流动,为
随着近年来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一批老旧工业厂房实现华丽转身,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企业北人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京城北人5号院体育科技创新园正是其中的典范之作。在园区房屋招租工作中,北京产权交易所充分发挥“汇聚项目、汇聚投资人、汇聚专业服务”的平台优势,为企业引入动客空间(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巧思尚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麒麟门(北京)商贸有限公司三家优质承租方,并全部实现溢价成交,溢价
2025年3月11日,再传捷报:城阳区上马街道王林庄村荒滩土地租赁项目以1550元/年/亩的价格顺利成交,落户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项目,每年可为该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该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荒滩资源,更成为青岛市以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荒滩与坑塘土地开发的“沉睡困局” 荒滩通常位于地形复杂区域(如山地丘陵、滩涂、沼泽等),土质松软或含盐碱成分,耕作条件差。部分未利用土地(如荒草地、裸
摘要 依照金融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枢纽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依靠制度环境的优化以及市场网络的协同式演进。当下,国际金融“绿色枢纽”的建设正遭遇诸如标准体系呈现碎片化、市场基础设施出现割裂状况等严峻挑战,这需要借助系统性的制度创新方式来实现突破。本文提出应当着重打造同国际标准相契合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分类标准的相互认可以及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工作;加强跨境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程度,让交易结算等基础设施的对接更加完善;培育具备活力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绿色技术与金融之间的转化机制。
摘要 本文从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与信任机制、智能合约与自动化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区块链在提升投资透明度、优化管理效率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潜力。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有望为长期投资管理带来革命性变革,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要 通过对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内生与外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揭示了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市场机制。同时,强调了强化房地产金融风险预防的重要性,并从政策、市场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本文聚焦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探讨大数据分析在企业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预测与动态防范中的应用。通过搭建多维数据整合平台、构建智能预警模型体系、完善动态风险应对流程以及强化全员协同防控意识等策略,旨在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控能力,为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