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 人工智能审计的理论内涵、问责边界与框架构建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 人工智能审计的理论内涵、问责边界与框架构建
[摘要]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风险,而人工智能审计(AI审计)作为一种新兴审计范式,能够推动AI负责任创新。遵循AI审计“是什么”“审什么”“怎么审”的逻辑思路,在明确AI审计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索AI审计的问责边界,梳理审计主体、原则和实施路径,从而构建AI审计框架。研究发现,第一,AI审计意味着“审AI”,是对AI负责任创新的问责机制;第二,AI审计聚焦AI的可负责性和可审计性,明确AI创新链各环节的审计风险和问责边界,形成以AI模型为核心,向内拓展至数据、算法,向外拓展至产品和生态系统的审计范围;第三,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技术可靠、安全合规和伦理道德目标下,贯穿审计计划、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通过结合AI负责任创新视角与审计问责机制,构建一个本土化、时代性的AI审计框架,推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