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义与基本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汲取在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将生态实践上升为生态治理的科学理念,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其理论内涵丰富,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具体生态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化的生态治理之路;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并在当今时代形成了两创转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突显出对西方资本主导下的生态观的价值立场、定位、指向等多方位的超越。
[摘要]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守马克思主义之魂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遵循人类发展进步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逻辑,始终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是一个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创新性表达。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为发展理念,突破了西方现代化中资本至上、贫富分化、拜物主义、霸权思维的发展理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拓展了后进国家的道路选择,有力地回击了“现代化即西方化”的谬论,促进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也成为高等教育中亟待落实的重要课题。劳动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和劳动综合素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有独特价值。鉴于当前大学生较多地存在职业规划、就业期望、就业态度和就业目标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劳动观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适应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提升了思政课育德育才并举的双重效果。但当前“对分课堂”的应用还存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薄弱、教师主导性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评价受传统机制束缚等阻滞因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路径为:优化课程设计,按学制合理分解教学任务,以学术目标感召和学术探索兴趣为引领,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教师引导性教学理念,实行“阶段性目标反馈机制”,师生定期研究目标实现进度,并通过跨年级合作、高科技赋能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具体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保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取得实效。
[摘要]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金融体系的“防护网”,是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政策工具。该基金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遵循市场先行的原则设立,体现了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的价值取向,是现有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的有效补充和处置系统性风险的后备资金。但现有的立法对于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触发机制、与其他保障基金的衔接以及资金筹集等问题的规定尚不明确。因此,建议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双重标准明确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触发机制,以设置分级数值的方式确定该基金与其他行业保障基金的适用顺位。基金的筹集来源可考虑财政资金和市场资金并行,筹集资金采用事前储备 + 事后补充的方式等制度设计,以期更好地发挥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实效。
[摘要]“掐卡”行为是指行为人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出借或出租给他人后,利用身份信息挂失旧卡并补办新卡,进而转移卡内资金的行为。理论与实务界对“掐卡”行为的定性存在侵占罪和盗窃罪的争议。应当认为,“掐卡”行为直接作用的客体是存款债权而非存款现金。在我国刑法语境下,将财物(产)解释为包含财产性利益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在界定债权占有时,规范占有论存在诸多不足,因而应以事实占有论为基础来界定存款债权的占有。用卡人事实上处于债权人的地位,因而单独占有存款债权。“掐卡”行为违反了用卡人的意志,将债权转移为供卡人占有,因此成立盗窃罪而非侵占罪,后续的转账、提现行为无须另作评价。
[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基石,发展数字经济能加速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剖析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机理的研究,构建数字经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2—2023年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安全保障及数字金融普惠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最显著,东部地区的驱动作用最小;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经济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具有中介效应。据此,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四个地区实施差异化方案,加快提升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动力,从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前进。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数字技术,正驱动着经济社会发生史上前所未有的转型变迁,超大城市的生态治理正涌动在时代的潮头。无论是从理论原点、社会转点,还是时代起点等现实语境进行审视,数字技术都为超大城市生态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能,标注了前进方位。而图景透视作为超大城市生态治理的未来展望,需要在水域维度、陆地维度以及空域维度中进行敏锐捕捉。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要想全面发挥数字技术驱动生态治理的实际效能,则需要从聚集高能部署、强化高效支点、筑牢高质底线等方面进行标航定速,超大城市生态治理现代化之路才能走稳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