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熟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并且有着极深刻的理解。他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当然,文化遗产中也有糟粕。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毛泽东对中医中药有着独到的认识与见解,对于我们理解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陈云在江西“蹲点”期间,系统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这段读书生活,无论对陈云个人思想的升华,还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陈云在逆境中的学习,不是书斋式的学习,而是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不断用学习成果鼓励影响周围同志和家人,彰显了一名革命家、政治家学识修养和学术见解及深厚的理论功底。 善于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陈云是带着问题研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就此拉开序幕。1938年9月,一支印度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后在陕西、山西与河北等地的八路军中救死扶伤,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宋庆龄对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人道主义行为给予了高度赞赏和支持,并促成医疗队前往八路军中工作。抗战期间,宋庆龄一直关心关注印度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并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医疗队的事迹。同时,她也抓住医
2024年8月,笔者和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组织部部长陈爱华在北京市西城区灵境胡同的一处住宅里采访了百岁老人、原国家监察部正司级监察专员顾方正。顾老曾用名方刚,从1948年10月起,先后在华北人民监察院、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监察部、内务部、中央监察委员会任职,是新中国第一代纪检监察干部。钱瑛是首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首任国家监察部部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是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采访中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副挽联既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孔繁森的真挚情感,也是孔繁森践行人生誓言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他的为民情怀和高尚品格。 一次救助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孔繁森始终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舍小家为大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自此,中国革命进入争取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最为伟大、生动、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以及军事上都已逐步走向成熟。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并走向成熟。 恢复政治机关,提供坚强领导 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与相关政治
胡炜,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新蔡县,17岁参加革命,18岁入党。在担任21军61师师长前,胡炜是一名资深政工干部,而后他历任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典型的军政兼通的优秀指挥员,曾被周恩来高度评价为“能文能武的军长”。1949年11月,时任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21军61师师长兼政委的胡炜,率部在浙江舟山群岛打了著名的登步岛战斗,并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有一支被称为“飞虎师”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抗战时期战斗在连云港地区的所属各团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合编而战的师建制部队。解放战争期间,该师挺进东北、剑指平津、渡江作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该师通过穿插三所里、激战龙源里的战斗,一举成名——“飞虎师”。它就是原陆军第38集团军第113师,也因此役,第38集团军被授予“万岁军”的殊荣。 虎团初成 现在的连云港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以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曾饱含深情地提到甘祖昌将军,“甘祖昌将军是我们开国将军,江西的老红军。建国以后,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回家当农民,我们当年做小学生的时候,就有这个课文。”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的事迹彰显了他对党忠诚、淡泊名利、不畏艰苦、不图安逸的高尚情操,成为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最好见证。而在苏北射阳县,也有这么一位甘祖昌式的人物,他1933年
我的父亲陈德先,1916年1月23日出生在井冈山脚下的泰和县,1929年加入红军,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和东征作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参加了临沂、泰安、宿北、沙土集、洛阳、鲁南、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父亲戎马一生,在他57年的军旅生涯中,曾有过多次在军队院校任职的经历,可以说与文化工作结下不解之缘,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父亲参军前没有上过一天学。
冷少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先驱之一。由于革命工作需要,他远离老家贵州瓮安,长期在外工作,留下了许多与家人的书信。书信中展现了共产党人崇德向善的个人修养、朴实无华的初心使命、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及薪火相传的红色家风。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要秉持这样的家风传承,使其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初入社会知悉民苦 1900年1月25日,冷少农出生在贵州省瓮安县城南大水
20个世纪60年代,电影《英雄儿女》的上映,轰动了大江南北,成为当时最热门的影片之一,连周恩来总理都在百忙中专门抽时间去看,看完后泪流满面。影片塑造的多个经典——经典的英雄人物王成、经典的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经典的主题曲《英雄赞歌》等,都已成为跨世纪的不朽记忆。而电影展现出的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也成为激励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两赴战场《团圆》问世 谈起电
李国安从一名骑兵,成长为原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再到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带领部队打出数百口水井,解决了数十万人口用水难题。他被人民誉为“草原水神”“生态司令”,也是军中的“模范团长”。李国安数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地恪守59年前向党立下的庄严誓言,坚定不移地践行“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崇高信仰。 一心向党为民 1946年,李国安在成都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中降生。年仅4岁的他便失去了父亲
息心寺,黄海边上、射阳河旁的一座百年古寺。全国寺庙何其多,但取名“息心”的恐怕只有这一家。难怪这里常常香客盈门,香火不断,多少被世俗尘染的人,要来这里息心。 对于“息心寺”的名称,过去司空见惯,没有多想。如今我跑的地方多了,见的世面多了,不由得对“息心”二字浮想联翩。 息心,就是要心静,《礼记·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充分彰显了静的魅力。息心,方能成事甚至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