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千秋伟业,薪火相传,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长庆青年,在建设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的征程中,我们必须挺膺担当、不负韶华。”中
“作为新时代的长庆青年,在建设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的征程中,我们必须挺膺担当、不负韶华” 在长庆油田的广袤土地上,有这样一位石油女工——她以传承“石油精神”为底色,用汗水浇灌梦想;以赛场的金牌为勋章,用技术突破自我;以工作室为阵地,用匠心传递薪火。她,就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青年员工周洁。她从一名普通操作工不断蜕变成长,在石油行业的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2025年5月,周洁获评
投身科研11年间,他潜心深层超深层钻井技术攻关,牵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的钻井工程方案,被大家称为“钻井方案设计大师” 塔里木盆地大部分被号称“生命禁区”的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是我国陆上最大含油气盆地。其地表环境极其恶劣,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是世界上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几十年来,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怀揣能源报国梦想和“把沙海变油海”的豪情壮志,先后扎根塔里木,在
这位扎根油田科研一线十多年的技术先锋,正与众多中国石油青年一起开拓进取、众志成城,以科技创新描绘着新时代能源报国的青春画卷 时值6月,地处松辽盆地南部的吉林油田,星罗棋布的油气井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这里,亚洲最大且全球仅有21个的大型C C U S项目之一的中国项目正轰鸣着“马达”,改写着能源行业的绿色未来。 今年以来,作为中国首个实现二氧化碳规模化驱油与埋存的油田,吉林油田以近400万吨的累
拓展石油勘探边界、钻探油气藏更多可能,任义丽用代码和算法写下“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与赤诚奉献 地下寻油的关键一步是钻探。深入地底数千甚至上万米处所取得的柱状岩石标本,被称为“岩心”。经过专业工序处理,岩心被打磨成一张张薄约0.02至0.1毫米的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这些薄片如同色彩斑斓的油画,等待着油气鉴定专家的分析。一旦它们的结构和成分被破解,储层中蕴藏着的关于油气形成和赋存的信息就将揭开
“深耕油藏管理、勇攀科技高峰、深化中外合作,努力把艾哈代布打造成为海外开发、技术创新和文化融合的典范项目,为集团公司高质量‘走出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6月,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空气里蒸腾着热浪,呼吸间尽是灼热。中国石油(伊拉克)艾哈代布公司勘探开发部高级工程师彭笑威身着工装,穿梭于林立的设备之间,他时而倾听设备运转的细微声响,时而用笔在图纸上快速标注,眼神中透露出对每一个数
“是独山子石化给了我成长的平台,是国家的能源化工事业给了我奋斗的方向” 夏日的新疆库尔勒市上库工业园区,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二期乙烯及配套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简称“塔二期项目”)建设现场,骄阳炙烤着大地。巨大的钢结构在烈日下闪着白光,几十座炼塔被热浪包裹,空气里弥漫着工机具运转的燥热气息。 此时,聚合项目经理部经理助理贺鹏正穿梭在施工现场忙碌着。这个从甘肃张掖走出的石油青年,2012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探索前行,为国家能源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实验楼里,身着白大褂的乔亮正观察着显微镜下的催化剂样本——这些由微米级载体、纳米级分子筛和亚纳米级贵金属团簇构成的材料,即将在工业装置中转化为提升高端润滑油收率的关键力量。 自加入中国石油以来,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始终致力于在石油工业的创新沃土中深耕,将基础研究的
“站在新的起点,我将把深地钻探第一军的红旗一直扛下去,带领团队在深地钻探领域不断前行,创造不负时代的业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沙海茫茫,一望无际。一台红白相间的钻机静静伫立,指向蓝天。井场两旁矗立着36个黄色大字格外醒目——“进军深地挺民族脊梁 挑战禁区铸大国重器 当好深地科技种子队 争做能源保供顶梁柱”。 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所在地,
“面对页岩气这座‘大山’,我们将携手并进,勇攀新高峰” 油气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的战略资源,又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国家能源局在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上明确要求,要大力推动油气科技自主创新,全力突破油气勘探开发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在各油气矿种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
“传承石油魂,追逐石油梦,年轻的我们,奋斗正当时” 在我国油气钻采装备技术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有这样一位杰出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为推动我国油气钻采装备技术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夏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宝石机械”)智能控制研究所副所长。 夏辉曾先后在泵业分公司和国家研究中心学习工作,从车床轰鸣的机加车间
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不仅是对特定群体的勉励,更是对整个青年一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坐标中定位人生、汇聚力量的深刻期许。 深刻领悟理想信念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要求,是青年一代肩负历史使命、成就时代新人的必然路径。 青年当以科学理论为基石,铸牢
界碑无言,青春有声,这或许就是新时代戍边青年最动人的模样 卡昝,是哈萨克语“锅底”的意思,在阿拉套山与别珍套山交汇的地方,山峦起伏、冰峰入云。“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据说,卡昝河的风每年要呼啸300多个日夜。卡昝河边境警务站坐落在卡昝河谷,这里既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前沿,也是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牧民的夏牧场,霍城县牧民的冬窝子也在附近。在这片土地上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晶体材料学科研攻关、教学育人生涯中,他坚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之中 今年,是我国著名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原副校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蒋民华诞辰九十周年。 作为我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蒋民华以“教育家的宽广胸怀、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实干家的使命担当”,一次次将中国晶体材料学的发展
“要让机器人‘活’过来,就要耐得住寂寞搞研究。为机器人换上‘中国芯’,要团结一心搞协作,单凭一朝一夕或者是某个人的努力,是做不来的。我很庆幸能够和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在北京见到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长泰机器人)董事长高狄时,他刚刚结束在山东的机器人行业活动。身兼数职的他几乎没有假期,商务沟通、技术研讨、团队电话会议填满了生活空隙。即便在采访中,电
“未来我们仍然要做‘有用’的科研,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南大学矿物工程系主任韩海生的科研人生,是一部“点石成金”的传奇。他以实验室为基,以矿山为战场,用十五载的科研坚守,为中国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绿色利用开辟出一条创新之路。 从湖南柿竹园矿山的浮选车间到海外矿山,从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到中南大学的讲台,韩海生的足迹跨越产学研用。从一名对未
对他而言,每一次门诊都是一场与病魔的较量,每一次科研探索都是一次为患者寻找希望的旅程 张永昌出生在安徽的乡下。那是一个被田野环绕、炊烟袅袅的小村庄,宁静而质朴。 早年的求学之路,对张永昌来说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征程。他要去往20公里外的学校就读,那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程。骑着自行车,他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车轮滚滚,驶向知识的彼岸。然而,这条路并非坦途,要翻越好几个陡坝。有一次,他骑到一个陡坝时,车
许许多多的人只看到了他的A面,鲜少留意到他的B面。A面是他的光鲜、时代赋予的荣光,B面是他的本色,从未褪色的本色。两面交织,才构成了这个立体而真实的劳动者形象 1960年1月8日,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余新元在辽阳火车站把一位身着工装、眼神坚毅的小伙子送上运兵专列,这个小伙子就是来自鞍钢矿山的雷锋。 历史仿佛在重叠。时隔17年的1977年1月11日,时任鞍山军分区副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再一次把一
他将护鸟行动与辅导员工作结合起来,带领大学生们深入一线,认识环保的重要性,被亲切地称为“鸟王辅导员” 今年36岁的朱天鹏是湖南文理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自2015年投身公益护鸟行动,迄今已经有十余年了。在这期间,他带领的护鸟团队从最初的三人到现在的近千人,从最初救护一只鸟到传播生态保护理念,救护了成百上千只鸟儿,组织各类生态保护活动700余场。今年六月,他站在了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领奖台,是湖
在这里,古老的窑火仍在燃烧,而许泽荣和他的团队,正用匠心与智慧,让这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广东潮州高厝塘的青石板路尽头,白墙黛瓦间,一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窑变艺术馆静立如诗。晨雾漫过屋檐时,馆内陈列的窑变瓷器泛着幽光,釉色里流动的云霞、山川与星河,似是将千年窑火的故事凝固在瓷胎之上。每当许泽荣推开雕花木门,指尖抚过那些纹理天成的作品,便能听见泥土与火焰跨越时空的低语——这是传承千
徐毳用十五年时光,在非遗传承之路上不懈求索,以深度实践挖掘、保护与创新民族文化遗产,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在查干湖畔一间工坊里,徐毳正带着一群蒙古族青少年用锋利的鱼皮刀裁剪着鱼皮,鱼皮与刀刃摩擦的沙沙声中,传统纹样在设计稿上渐渐成形。这是她耗时多年整理的“立体缝绣”技法,如今正通过非遗研学课堂走进广大青少年之中。 作为吉林省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80后”女孩徐毳用十五年时间,在多元文化交融
“也许我们社区民警没有许多轰轰烈烈的时刻,能守护好社区的安宁,就是我们的青春担当和价值追求” 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以下简称“副中心”),地标建筑拔地而起,绿意盎然与繁忙车流交织。正是盛夏天气,朗清园社区警务工作站“7×24小时为您服务”的标志诉说着社区民警的坚守与承诺,流动着的“警蓝”,成为辖区内温暖清凉的存在。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民警谷子就是“警蓝”中的一员。自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