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文明进步的动力,更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命脉。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量近年来显著增加,但我国通过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在能源生产方面,以
当我们用拇指和食指灵巧地捏起一枚细小的图钉,或是稳稳地握紧一支笔写下名字——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藏着人类数百万年进化的秘密。现在,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灵活的拇指和聪明的大脑,可能是一起“长大”的。 一项令人惊叹的新研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规律:在灵长类动物中,拇指越长,大脑就越大。这不仅发生在人类身上,还贯穿了从狐猴、猴子到猩猩的整个灵长类家族。 这项由英国雷丁大学主导的研究,分析了94种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高层大气中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将持续改变地磁暴对地球的影响方式,可能对数千颗在轨人造卫星产生重大影响。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对先进导航系统、在线数据传输、国家安全应用及其他卫星技术的依赖加深,地球高层大气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低层大气因二氧化碳排放变暖相反,高层大气会更冷,这源于二氧化碳的双重
最新一期《自然·化学》发表的一项概念验证研究显示,利用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使未改装装置在微重力环境下水分解率最多提升240%,有望为人类宇航员制取更多氧气以更高效探索宇宙。 太空任务需要高效轻便的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但当前系统譬如国际空间站上的系统,依赖复杂的机械元件且耗电巨大,因此需要找到更简便和更可靠的替代方案。 在电解水过程中,通过电极将水转化成可呼吸的氧气,这能减少向航天器额
瑞典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注射器式皮肤”,这种含有活细胞的凝胶可通过3D打印制成皮肤移植物,有望为烧伤和严重创伤者提供新型治疗方案。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先进医疗材料》期刊上。 大面积烧伤通常需要移植表皮层皮肤(皮肤最外层的单细胞结构)进行治疗,但仅移植表皮会导致严重瘢痕。表皮下方是较厚且结构复杂的真皮层,包含血管、神经、毛囊等维持皮肤功能与弹性的关键结构,移植真皮层很难作为可行性方案,因
增加捕食者的种类或数量,同样是生物防治蚊虫的一项有效策略。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以蚊子及其幼虫为食,如鱼类、蜻蜓、蝙蝠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蚊虫的自然防控体系。 食蚊鱼是一种常见的灭蚊鱼类,具备很强的捕食蚊子幼虫的能力。一条食蚊鱼每天可捕食数十只蚊子幼虫,在池塘、沟渠等小型水体中投放食蚊鱼,能有效控制蚊虫滋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居民会在自家院子的水缸、水池中放养食蚊鱼,既美化了环境,又起到了防蚊作用。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就算不接触手机,监听者也能通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几米开外知道你在电话里说了什么。 据了解,这是一种新型“无线”窃听方法,当我们用手机通话时,听筒发出的声音会让机身产生极其微弱的震动。日常中这些震动完全察觉不到,但毫米波雷达可以在几米外捕捉到这种细微位移,并将其转化为可分析的信号。如果再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就有机会还原出通话的内容。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
高血压影响着2/3的60岁以上人群,每年在全球导致约1000万人死亡。这种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及其他严重疾病的风险。8月19日发表于《神经元》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可能是某些类型高血压的一个被忽视的环节,而这类高血压通常被认为与肾脏有关。此外,高盐饮食会引发脑部炎症,导致血压升高。 领导这项研究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Masha Prager-Khoutorsky说:“这是
在我们脚下,从接近地表的深度到几千米深的地层中,其实生活着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群生命——原核生物。已有研究提出,从古菌到氧化还原细菌,多达95%的原核生物都生活在地壳深处,它们甚至占据了地球总生物量的19%。因为缺少阳光和氧气,这里的生物只能从矿物中获取营养,从水和岩石的反应中获取能量。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和这些原核生物的生存方式是一样的。在地球表面,人体摄入的葡萄糖分解释放电子,这些电子传递给
国新办日前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老百姓充电更省心。通过加强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国新办日前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
当前,煤炭行业积极推动清洁低碳发展,建设和改造一大批现代化、智能化煤矿,推动产业由低端向高端、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建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907处,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50%,超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煤化工技术持续取得突破,碳化硅、石墨烯、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强丝等产业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一块煤炭的绿色
◇部分煤矿智能化设备可靠性不足,高投入难以转化为高产出,个别煤矿遭遇智能化建设“摊派式”“指标式”要求,不利于智能化建设的平稳健康发展 ◇从有序推广优质智能化设备、提高设备产品的有效性、夯实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等方面,竭力破除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阻碍,保障煤炭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2020年2月,国家八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开始驶入“快车道”。
1965年至2025年,西藏自治区走过了一条不凡的来时路。从百废待兴、万业待举到事业发达、文化昌盛,从与天相接天堑难攀到“三网”通达的现代化城市乡村,变化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发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发生在乡村的田间阡陌,发生在人们的脑中、心里、脸上。真实最有力量。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上,一场持续六十年的能源革命悄然改变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当夜幕降临,拉萨八廓街的灯光依次亮起,远在羌塘草原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自动化轨道吊运行有条不紊,平均每5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起落。近年来,日照港深入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加快传统大港向自动化强港转变,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及全货类适用、全流程互通、全系统智能的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 日照港的诞生,始于国家战略。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北煤南运”难题,这座黄海之滨的小渔港被赋予重要
在胶东半岛朝阳初升之地,黄海之滨的石岛湾畔,矗立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这座全球首座投产商运的第四代核电站,是华能举全集团之力,推动我国核电技术从“跟跑”到“领跑”实现的伟大跨越,亦是诞生“华能第一度核电”的巍峨丰碑。 21世纪初,全球核能技术迭代浪潮涌动,为抢占能源科技制高点,我国将第四代核电技术列为战略重点,其固有安全性、高效发电及多用途特性成为破局关键。为打破技
矗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茫茫沙海中、约20层楼高的钻井井架不再轰鸣,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前方指挥部电子屏幕上的数字停止在10910.00。这意味着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胜利完钻,继深空“神舟上天”、深海“蛟龙入海”之后,我国又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钻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垂直深度井。 这一壮举背后,是我国深地油气开发能力的进一步释放,是自主研发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迭代升级,也是探索
这些看似“无解”的供需错配,把“虚拟电厂”推到了聚光灯下。作为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的产物,正以“能源资源聚合器”的创新形态破题解局——它通过数字平台把海量分散资源聚合成一个“云端大电厂”,以软件算法替代硬件冗余,实现毫秒级的功率平衡,成为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引擎。 “双碳”战略全面驱动中国能源体系深度变革的当下,新能源装机规模爆发式增长与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的
我国能源体量和碳排放量巨大,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59.6亿吨标准煤。面对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出路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能源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总体要求下,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为纲领,我国在清洁能源规模化、化石能源清洁化、多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 —
嗜甜,是人类本能的追求。“甜”往往意味着糖的存在,而糖则能快速、高效地为人体正常运转提供能量。此外,摄入糖还能促进人体释放多巴胺,产生愉悦的感受。 阳光玫瑰葡萄、蜂糖李一类的网红水果都主打“纯甜”也就算了,普通水果也通通变甜了。吃两片西瓜,像在喝糖水。啃一口哈密瓜,甜得简直能榨糖。就连不是以甜为主风味的蓝莓、火龙果、李子、橘子们也纷纷走上了变甜之路。 过去,我们买水果时总要问一句“不甜包退
“粮食仓储方案设计”“电子发光织物的设计和制作”“数字文档分析”“遥控车设计与制作”……8月15日至19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大赛现场,来自国内外的近700名选手在各个赛场,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真问题”的挑战。 和以往相比,本届大赛进行了大幅改革。大赛不再对选手既有创新作品进行评价,而是首次设置现场科技挑战任务,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等学科领域的
今年的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个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参加。此次改革后,有哪些显著变化?命题方式与以往有何不同?未来会有哪些新动向? 8月19日,由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闭幕——这是该赛事在参赛对象、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幅改革
“相信我!99%的人都不知道这种疗法”“有这些症状,再不调理就晚了!”“三甲医院都不会告诉你的真相!”……当此类煽动性标题充斥网络,当“网红医生”IP被MCN机构批量炮制,当互联网医院的“审核医生”沦为开药流程的机械“电子印章”,身为患者的你,会作何感想? 一段时间以来,医生身份被滥用现象凸显,部分医者的庄严身份,悄然沦为流量收割的利器与合规免责的工具。这种工具化倾向,亵渎医者仁心,侵蚀公众
今年春节前夕,随着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火爆出圈,AI(人工智能)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迄今为止,热度不减,它强大的文字生成能力,让很多写作的朋友深受触动。AI时代,我们写什么?怎么写?AI是否会取代人的写作?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关注AI技术的发展,不如说是通过探讨这个话题来进一步思考写作的意义。 目前,AI已经拥有强大的文字吞吐能力,“读书破万卷”不足以描述它的阅读量,用“
2.5亿年前,当生命经历史上最惨烈的生物大灭绝时,一些庇护所用它们独特的地理环境守护了毫无自保能力的远古生命,而其中一个庇护所,就位于我国新疆。 现代人类心理上最接近末日感受的时刻,或许就是当末日预言蔓延之时。无论是远古文明的末日传说,还是各种未经证实的末日传闻,都让许多人不禁开始想象世界末日的景象。在电影中的一些末日场景中,当全球被洪水吞噬,只有青藏高原因其高海拔成为“安全之地”。 纵使
已经“休眠”的月球,依然发生火山喷发,是何原因? 从嫦娥五号到嫦娥六号,由中国探月工程月球探测器带回来的年轻玄武岩如同月球“心跳”的记录仪,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月球内核在探测时仍有余温,故事比想象中精彩。 此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分别带回20亿年和28亿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样品,证实月球在“休眠”期间依然发生了火山喷发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诗经·齐风》中的佳句,描绘出数千年前汶水的壮阔、浩渺。 发源于泰莱山区、西注黄河的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六十多年前,一个远古的“秘密”被发现于汶水之畔的沉沉土层,显示出六千余年前大汶口文化的文明曙光曾照亮海岱大地。 多年来,依托丰厚遗存,山东泰安市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今年6月,大汶口考古遗
煤炭开采难免破坏自然环境。如何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采产生的环境扰动,切实保护并修复自然生态,已成为自然资源开发行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面对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有一位专家三十余年如一日扎根煤海,带领团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提出“煤炭生态开采”理念并实现工程化示范,在生态脆弱区书写了“既采金山银山,又造绿水青山”的辩证答卷。 这位专家就是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总监、
柠檬香味加上泡沫会让你想起什么? 我说的不是柠檬味的沐浴露而是一枚新鲜的柠檬果! 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 图书名称:《每一片叶子都是馈赠》→ 作者:[尼日利亚]本·奥克瑞著; [意]戴安娜·埃贾塔绘;漆仰平译→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35.00元 在童书的奇妙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能突破年龄的界限,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每一片叶子都是馈赠》由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创作,意大利插画师戴安娜·埃贾塔精心配图,漆仰平翻译,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交织着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