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析首届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基于“佐金平木、健脾补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证经验。重症肌无力虚证责之脾肾亏虚,治当健脾补肾;实证多与湿热、瘀血等相关,当在扶正基础上加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之品。王行宽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重症肌无力虽以损伤脾肾为主,但临床多兼以调治肝肺,以佐金平木、健脾补肾为根本治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佐金平木;健脾补肾;名老中医经验
摘要: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临床症状,又是一个独立的病名。胃食管返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中常见病因,可归属于中医的“咳嗽”、“胃咳”等范畴。张国民教授从“肝”论治,将肝气郁滞,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作为基本病机,佐以疏肝泻热、和胃止痛之法,运用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疏肝泄热,气机通畅,脾升胃降,则咳嗽自愈。 关键词:咳嗽;GERC;肝脾胃;肝胃百合汤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总结魏绍斌教授运用四逆散合消瘰丸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认为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基础为瘀阻胞宫,基本证型有肝郁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湿热瘀结型、脾肾亏虚型等,以肝郁血瘀型多见。提出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癥为总的治疗原则,重视标本兼顾、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女性生理特点及四川湿热气候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并以四逆散合消瘰丸为基础加减组方。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经验;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
摘要:系统总结高继宁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高继宁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虚为发病之先,脾虚酿湿化瘀,湿瘀扰肝生风为传变之机,肝风开泄肾络,精微时时外泄为发病之本。高继宁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守方、圆机、活法的治疗理念,重视固护脾肾以治本,利湿消瘀息风以治标,临证多年运用自拟经验方强肾汤治疗本病,针对兼证佐以对药、角药化裁,疗效确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高继宁;脾虚生风;名医经验 中图
摘要:基于“五脏一体观”理论全新构建了肺结节的中医辨证体系。肺结节病位在肺,根结于五脏,以五脏津气滞涩、痰瘀内生、痹阻于肺为核心病机。其中五脏津气布散失司为病理基础,水湿生痰、留滞于肺为中间环节,痰凝成瘀、胶结为块为肺结节发病的症结关键。治疗上以“通调五脏”为基本原则,既畅达津气运行之路,截断痰瘀产生之源,又清除体内之已有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使肺结节逐渐消散。临证谨守病机,分型治疗,可获良效。痰
摘要: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属心神病变,发生发展主要与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相关,病机为营卫不和,气血失养,脏腑失调,阴阳失交。“六经辨证”作为营卫、气血、脏腑、阴阳的综合辨证体系,可系统全面地阐释失眠的病因病机,明辨其发展转归;同时,“安神理论”以安神为治则,包含重镇安神、养心安神。以其作为施治选方之纲,以调和营卫气血,平衡脏腑阴阳。两法合用,以“六经”辨证,准确辨析失眠的
摘要: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的“脱疽”范畴,“毒瘀损络”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发病机制,“毒瘀”是“络损”的产生前提,糖毒、浊毒、热毒、瘀毒既是致病因素亦是病理产物。在高糖环境下,激活患肢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生成,过剩的NETs诱发持续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糖尿病足迁延不愈。NETs参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影响糖尿病足的病程进展,此过
摘要:双心疾病是以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同时作用于人体的一种精神心脏病学。“心藏神”理论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指导双心疾病的治疗。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则血不养心、脉道涩滞,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则神不守舍、心神外逸,益气健脾能助血脉通畅,疏肝理气可养心神安和。探讨从心藏神理论角度出发治疗双心疾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双心疾病;心藏神;心主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