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文学?文学何为?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写不尽5000多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写不尽960多万平方公里壮美辽阔、写不尽56个民族多样融合、写不尽14亿中华儿女朝气蓬勃。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新时代新征程,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多向经典学习、多出精品之作,以文学
第三十二号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的决定,授予下列人士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一、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共和国勋章”。 二、授予迪尔玛·罗塞芙(女,巴西)“友谊勋章”。 三、授予王小谟、赵忠贤“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巴依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汉代王符说的一句话,“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用以说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这句话也适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任何历史活动都是社会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文明崇尚和谐,“和”文化源远流长,“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汲取了
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禀赋,也是其能力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只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才能集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进而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凝聚力既包括党内的聚合力,也包括党外的向心力,其本质体现为一种政治引领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初创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经由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也关乎企业的根本、发展。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着力打造文化管理强、价值共识深、传播影响广的文化强企,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以文化人,为改革发展明晰经营管理哲学 南方电网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契合,意为两相符合。不同事物的契合性就是一种先在的共同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实现“第二个结合”,正是由于两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和融通性。思维方式是指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上
历史唯物主义以考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为核心要义,文化是对人类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总和的概况性表述,因此,理解文化的形成及其功能无疑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的题中之义。在每个伟大的变革时刻,意识形态形式也就是文化的变革都是必然的和必需的。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变革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