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 σ?α(TNF-α) 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模型组(DN组)及TGP低, (50mg?kg-1?d-1 、中( 100mg?kg-1?d-1 )、高(200mg?kg-1?d-1 )剂量干预组。NC组与DN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予对应剂量TGP灌胃,连续8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 24h 尿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肾组织MCP-1、TNF- 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IHC)分析其在肾组织中的沉积与分布。结果STZ成功诱导DN模型:与NC组相比,DN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 P<0.01? ,血糖、BUN、 24h 尿蛋白显著升高( P<0.01? ,肾组织MCP-1、TNF-α mRNA表达及肾小球/肾间质沉积量显著增加( P<0.01? 。TGP干预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较DN组显著升高( P< 0.01),BUN ?24h 尿蛋白显著降低( P<0.01? ;肾组织MCP-1、TNF- ??α∝ 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 ),且肾小球内MCP-1、TNF- σ?α∝ 沉积量随剂量增加递减(低 -中 - 高组, P<0.01 ),但肾间质区沉积量无明显变化0 (P>0.05) 。结论TGP可通过下调肾组织MCP-1、TNF- ??α∝ mRNA表达及减少肾小球内炎症因子沉积,减轻肾脏炎症损伤,从而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延缓DN进展,且中、高剂量干预效果更显著。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糖尿病足(D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3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不合并DF的患者151例(T2DM组),合并DF的222例患者中,Wagner分级0\~2级的患者105例(轻度DF组),Wagner分级3\~5级的患者117例(重度DF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T2DM患者SII、PLR及MLR与D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F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糖化血红蛋白、SII、PLR及MLR均明显高于T2DM组,且重度DF组高于轻度DF组,但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T2DM组,且轻度DF组高于重度DF组(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PLR、MLR与DF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PLR、MLR是发生DF的独立危险因素,SII是发生DF的独立保护因素( 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明,SII、PLR及MLR预测发生DF的曲线下面积 (AUC) 为0.782、0.730、0.715。结论PLR、MLR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D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II是发生DF的独立保护因素,三者对T2DM患者并发DF预测具有更好的效能。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合并冠脉钙化患者血清脂联素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高血压合并冠脉钙化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钙化积分的关联。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脉钙化患者46例(实验组)及高血压非冠脉钙化患者42例(对照组)。空腹抽血利用大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尿酸、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胸部CT检查冠脉钙化并评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及FGF21,分析其与冠脉钙化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联素显著降低[2.75(2.33,3.07) mg/L vs3.01(2.66,3. 15) mg/L,P=0.042 ,FGF21升高[102.39(92.28,116.58) log/mL vs 95.17(89.03,108. 76) pg/mL P= 0.007];脂联素/FGF21显著降低[0.03(0.02,0.03)vs0.03(0.03,0.04), P=0.004 1。脂联素与冠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0.317,P=0.032 ;FGF21与冠脉钙化积分呈正相关 (r=0.349,P=0.017) 。结论脂联素、FGF21可能与高血压冠脉钙化的发生发展有关,FGF21失衡可能是高血压冠脉钙化的驱动因素。
【摘要】目的观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5月期间接受AP方案化疗 + 常规放疗的30例不可切除的LA-NSCLC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接受特瑞普利单抗 +AP 方案化疗 + 常规放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持续治疗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2个月评估疗效,统计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及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 65.63%.93.75% ,高于对照组的 40.00%.70.00%(P<0.05) 。治疗4个周期,两组 CD3+ ) CD4+ 、 CD4+/CD8+ 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 P<0.05 ),1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不可切除的LA-NSCLC,整体治疗效果好,能减轻因同步放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患者短期总生存率虽无显著提高,但生存时间延长,且安全性好。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择期在全麻下行PCNL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 n=30 )和丙泊酚组(D组, n=30 )。麻醉诱导方案:R组静脉注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剂量为 0.2mg/kg,D 组注射丙泊酚,剂量为 2.0mg/kg ,余处理相同:瑞芬太尼TCI靶控输注 3.0ng/mL ,顺阿曲库铵 0.25mg/kg 后建立人工气道。麻醉维持方案: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均分别通过TCI靶控输注维持浓度在1.5~3.0μg/mL 及 2.0~3.0ng/mL 之间,R组复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0.1mg/(kg?h) 持续泵注,D 组同等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容量的生理盐水持续泵注。记录手术开始前24小时( )手术后第24小时 Σ(d1) 和手术后第72小时 Ξ(d2) (2患者的肾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的浓度。分别记录四个不同时点即诱导前( 、插管即刻( T1 )、插管后 5min(T2) 和插管后 15min(T3) 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中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各时点肾功能相关指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R组、D组的HR及MAP 在 T0 、T3 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 T1,T2 时点R组HR及MAP高于D组 (P<0.05) ;组内比较,以 T0 时点为基线值,两组患者在 T1,T2 时点HR及MAP显著降低( P<0.05) 。 R 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注射痛)及血管活性抢救药物(麻黄素)使用比例显著低于D组( P<0.05) )。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能够减少PCNL老年患者围术期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并对其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广西百色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治及降低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百色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30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资料,通过经皮肾镜碎石术等手术获取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成分,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结石部位的成分差异。结果男性占比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比 1.98:1 ,上尿路结石( 88.46% ,1158/1309)显著多于下尿路结石( P<0.05) 。高发年龄段为 40~<60 岁( 58.21% 762/1309 )。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 67.69% ,886/1309),其次为无水尿酸( 17.19% ,225/1309 )和碳酸磷灰石 (12.76%,167/1309) ;男性尿酸结石比例高于女性( P<0.05 )。结论百色地区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为主,男性、中老年人群为高发群体,上尿路为高发部位,结石成分与性别、年龄及部位显著相关。基于成分分析制订个体化防治策略,对降低结石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Roterdam-CT联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在评价颅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BI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GCS 评分将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SOD水平、Rotterdam-CT评分的差异,分析两个指标与TBI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SOD水平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 ① 三组患者SOD水平及Rotterdam-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②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OD水平与TBI患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otterdam-CT评分与TBI患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0.001) : ③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SOD水平单独及联合使用预测TB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79,0.873,0.901,0.959 。结论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SOD水平与 TBI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并且将三者联合对TBI患者预后的评估更准确。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分布特征、耐药性情况及其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指导,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分离的 SA标本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对SA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SPSS25.0软件对耐药性数据及患儿的临床基本信息进行比较。结果2017—2023年,该院从新生儿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SA37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 22.43% 。379株SA中痰标本为首位占 32.72% ,其次为眼睛分泌物占29.55% ,鼻分泌物占 13.98% ,伤口分泌物占 11.87% ,血标本占 5.54% ,脓液占 3.96% ,其他标本类型占 2.38% 。MRSA菌株除对青霉素全耐药外,对红霉素耐药率为 58.8% ,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 57.6% ,对克林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均为 56.5% ,对四环素耐药率为 22.3% ,对氯霉素等其他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低于 10% 。MRSA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RSA感染的新生儿中,男童占比 62.4% ;15\~28d的患儿占比 62.4% ;足月几占比90.5% ;住院患儿占比 71.8% ;主要的感染类型是肺炎、结膜炎、鼻窦炎,占比均在 16% 以上。此外,MRSA感染所致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SSA感染所致肺炎的发生率( (P<0.05) 。结论该院新生儿SA感染主要以肺炎为主,而新生儿MRSA的检出率及占比与国内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患者年龄和地域等因素有关。由于MRSA 感染可选择抗菌药物有限,因此,加强预防措施对于降低SA尤其是MRSA传播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CT combined with a low-contrast dose personalized protocol in lower extremity CTA LI Xin,HUANG Guangyi, YANG Peng, YANG Xuri,WU Ling,LU Xiaoling(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摘要】目的探讨发热门诊患者急性应激反应(AS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发热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进行调查。分析发热门诊患者ASR发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50例研究对象中ASR的发生率为 22.0%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是否有创伤经历、积极应对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是发热门诊患者AS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发热门诊患者存在一定的ASR发生风险,医护人员应当引起重视,根据应激反应发生影响因素针对性进行干预,从而改善其应激水平,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摘要】目的了解桂北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分析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近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柳州市少数民族聚居地抽取2864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查,采用 χ2 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近视率,近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桂北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小学生近视率为 54.78% ,高中生的近视率最高( 86.33% ),小学生的近视率最低( 41.48% )(χ2=460.860,P<0.01) ,男生近视率( 47.87% )低于女生( 61.26% ) (χ2=51.749,P<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学生的身高一年调整一次课桌椅高度( OR=0.60,95%CI=0.40~0.91) ,放学后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的时间少于1小时( OR=0.44,95%CI=0.21~0.93) ,观看电视或玩电视游戏时眼睛与屏幕距离始终超过3米( OR= 0.72,95%CI=0.54~0.95) ,近距离用眼时每 15~<30 分钟休息一次眼睛( OR=0.61,95%CI=0.43~0.86 是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在校内每日仅做1次眼保健操( OR=1.49,95%CI=1.16~1.91 ,读写时眼睛偶尔距离书本超过1尺(1尺 =0.333 米) OR=1.53,95% (2 CI=1.09~2.16 ),仅母亲近视( OR=2.03,95% (20 CI=1.47~2.80 ),平均每天看电视2~<3 小时( OR=2.19,95%CI=1.46~3.29 )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桂北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小学生近视率相对较高,近视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预防近视需要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努力,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学生的近视率。
中图分类号:R737.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5.06.012 阴茎鳞状细胞癌(penil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SCC)是一种少见的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不足 1% 。尽管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非洲、南美洲及亚洲部分地区显著高于全球水平。随着我国卫生条件改善,阴茎癌发病率逐渐接近欧美
抗 ∝ -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嘎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中一种极为罕见但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目前,抗AMPAR脑炎的诊治仍极具挑战性,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要求高、知识点繁多等特点。目前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互动较少,学生普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能力,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难学、难记、难用”的问题[1-4]。因此,探索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教学实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 近年来,领域普遍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提出“三全育人"内涵与目标,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需将思政教育全面融人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1]。红医精神是在党领导下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埋头苦干、救死扶伤”为核心的特色医疗精神[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赓续红色基因,不负时代使命[3]。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5.06.016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要求,指出要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1,教育部有关文件也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2],培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