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前沿文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效应,而普遍忽视在新型国际竞争格局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如何重塑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源整合能力和行业竞争程度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中发挥重要路径作用;异质性分析
摘 要:颠覆性创新催生的新兴产业形态、商业模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而服务化转型则成为制造业企业突破市场为界、重塑业务格局的关键路径,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2014—202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了知识宽度和纵向一体化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服务化
摘 要:本文选取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链主”培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链“链主”培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产业链“链主”培育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增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两条路径,进而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调节效应检验证实,市场一体
摘 要: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构建由政府、农户和消费者等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各主体的策略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相互影响,形成了多种演化稳定策略,博弈系统的理想状态是政府积极推进、农户绿色生产转型、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农业绿色转型的
摘 要: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及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重要金融工具。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运营效率来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金融对小规
摘 要: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是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9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集聚对东部地区、高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以及属于国有类型、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
摘 要:税收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基石,以纳税信用评级为代表的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系统考察税收柔性征管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柔性征管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作用在融资约束强、议价能力弱以及中小规模企业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体现一定程度的“扶弱助困”作用;机制验证结果表明,
摘 要:数据要素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已成为制造业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数据要素利用水平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利用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并且数据要素利用水平的提升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利用水平的提升通过调整人力资本相对需求和绝
摘 要: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其开放共享对释放企业创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我国地级市大数据局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数据要素开放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开放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和人才吸纳效应来驱动企业创新
摘 要:在全球制造业竞争重构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已开始向“全链渗透”演进,但“机器换人”与“稳就业”矛盾凸显,亟需厘清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和中观行业双重视角,系统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层面,智能制造渗透显著降低了劳动力需求,引致了“机器换人”;在行业层面,智能制造
摘 要:数字化转型通过资源高效配置实现创新协同与潜能释放,助力企业价值提升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融合资源编排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利用2010—202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资源编排过程解析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机制,并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挖掘双元创新协同性的中介机制和制度环境的双重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双元创新协同性在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到中介作
摘 要:政府在环保领域的干预成为推动环境改善的核心动力,新《环保法》的实施,对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外部双重治理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该项法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项法规的实施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管理层的短视削弱了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增强机构投资者关注与
摘 要:面对不确定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来助力企业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分别立足于企业短期与长期适应性成长,通过词频方式构建企业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系统考察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适应性成长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同步推动企业短期与长期适应性成长,且该作用主要通过劳动技能结构优化与市场交易费用下降来实现;产业类型、行业竞争烈度、企业生命周期均会对人工智能技术效应发挥产生影响,其中人工智
摘 要: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推动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与技术跃迁的核心战略工具。本研究聚焦于企业入选中国绿色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单这一典型实践,基于2009—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供应链视角系统评估客户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对其供应商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单显著增强了供应商的绿色技术创新进程。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