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经济韧性水平是谋划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省域经济韧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进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我国省域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强-中-弱”阶梯式递减的空间格局。(2)省域经济韧性发展水平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主要呈现双高(H-H)及双低(L-L)聚集的空间组织模式。(3)省域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动态复杂性,全国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皆呈现上升趋势,但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同时东部地区经济韧性存在轻微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各省份应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抵抗力、恢复力和进化力三方面提升经济韧性水平,同时有效利用与相邻省份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优势,实现强经济韧性省份与弱经济韧性省份间的优势互补。
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未来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明晰省域建设模式,在“外部压力-内蕴能力-主观动力”的理论框架内将线性回归与fsQCA方法结合。研究表明:财政压力和农业融资能力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必要条件,仍需与其他条件结合才能共同对结果产生影响;总结出经济拉动型、压力推动型、综合优势型和积极政府型四个建设成效较好的组态,并通过定性证据明晰各模式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建设仍需加强的组态为动力缺乏型、综合抑制型和财政抑制型。建设成效是多方因素组合协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条件互补效应,担当政治责任前提下,聚焦现实任务,扩大资金渠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
摘要: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以地方政府创新偏好为中介变量,财政分权能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创新偏好,进而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分地区考察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在东中部地区,财政分权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并不显著。
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考察基层公务员职场精神力对服务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和师徒关系的调节作用。对国内402位基层公务员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表明:职场精神力对公共服务动机和服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在职场精神力和服务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师徒关系正向调节职场精神力对服务绩效的直接效应,同时正向调节职场精神力通过公共服务动机对服务绩效产生的间接效应。
摘要: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强化理论,建立教师团队异质性对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模型,通过SPSS25.0和AMOS22.0软件对收集到的331份样本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团队异质性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学习压力在教师团队异质性和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虚拟奖励负向调节学习压力与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间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持续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效果,要考虑在线课程教师团队异质性水平,优化团队人员结构,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并且还需要设置合理的虚拟奖励制度。
摘要:自2013年始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来,高污染行业企业生产发展受到显著影响。采用多时点DID模型,以2009-2020年A股上市高污染行业企业数据为基础,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高污染行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高污染行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起到了节约作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降低高污染行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内部控制质量高和媒体关注度高的高污染行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相对更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高污染行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反应更为灵敏。本研究从企业微观经济视角补充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试行成果,为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实现高污染行业企业减排、降本增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管理3个维度构建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分析框架,并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30个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是多因素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2)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高水平数字化转型存在技术驱动型、技术-组织驱动型和全要素驱动型3种驱动模式;非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2种且与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大数据发展水平、数据开放共享和煤炭资源依赖是驱动煤炭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要素。各要素在不同路径中发挥不同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禀赋,合理配置资源投入、减少煤炭资源依赖,选择恰当的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
摘要:本文利用西南地区832户移民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LS回归、有序Logit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风险流动务工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就近流动与外出流动务工正向显著促进了移民的生计韧性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短期流动务工与稳定流动务工对移民生计韧性产生了明显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就近与外出流动务工对新生代与老一辈移民生计韧性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分散安置的移民群体产生了负向作用。基于此,提出应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与内生动力,合理引导移民劳动力务工流动,并从源头上增强不同安置方式、安置时间、安置地点的移民幸福感与满足感等建议,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引导。
摘要:国际城市网络是城市间或城市与其他行为体所共同组成的制度化国际合作组织。这类组织为城市共同参与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渠道,拓展了城市外交的范围。国际城市网络逐渐成为城市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协助城市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并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行动方案。但国际城市网络关注议题有限、各网络间存在竞争以及网络成员多元化等问题也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为突破这些限度,国际城市网络必须加强沟通与合作,优化网络生态,秉持“城市优先”理念,通过“从中间溢出”的方式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摘要:一个理想的文明形态代表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文明发展方向的期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这一文明形态必将首先以一个高度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加以表征。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向度加以叙述,这就意味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对旧文明形态非正义的超越中,构成了对上述四个向度的正义彰显。这四个向度的正义彰显形塑出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孕育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场语境。
摘要: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科研管理体系脱节、成果转化程序繁琐、成果评估定价困难以及事后保障机制缺失的问题。在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的背景下,赋权激励较之其他激励方式明显更具优势,高校应当衔接好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简化科技成果赋权流程、优化成果评估定价环节并建立健全事后保障机制,从而构建实施赋权激励的合理路径。
摘要:NFT数字藏品交易作为数字经济作用于版权市场的产物,以公众能否在交易前观看作品为依据,形成展出交易与盲盒交易并立的二元交易格局。与展出交易不同的是,盲盒形态下数字藏品溢价严重,平台极易利用信息优势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甚至产生数字藏品金融化等市场风险。盲盒交易行为法律属性的界定直接决定侵权规制路径及风险治理模式,现有裁判将其纳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范畴,无法构建针对不同交易模式中特定交易风险的治理体系。为顺应“完善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要求,有必要归纳NFT数字藏品盲盒交易中的各类风险,提高交易平台注意义务标准,加强对交易平台监管并强调行业自律,重构智能合约条款功能以扩充救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