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急诊剖腹手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指南》术中和术后护理部分的23项护理建议进行解读,旨在让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急诊剖腹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的新进展,为规范急诊剖腹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老年重症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相关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病人随机划分为训练集(636例)和验证集(273例)。以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为结局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Brier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选出最优模型。采用SHAP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结果:909例老年重症病人中258例病人发生VTE,VTE发生率为28.4%。4种模型中随机森林的AUC(0.803)、准确度(0.733)、灵敏度(0.662)和特异度(0.760)均较高,Brier分数最低(0.171)。结论:基于随机森林开发的老年重症病人VTE风险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优化老年重症病人VTE管理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全面评估早产儿胃残留评估与处理最佳证据的应用现状,制订审查指标,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纳入早产儿胃残留评估与处理的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订相应的行动策略。结果:共纳入13条证据,确定24项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前护士对早产儿胃残留评估与处理的循证知识知晓率 <80% 的指标共16项,早产儿胃残留评估与处理循证行为依从性 <100% 的指标共10项。证据应用的主要障碍因素为部分证据不够清晰或直观;护理团队总体循证知识薄弱,对实施的证据不确信;科室原有排班模式容易造成白班和夜班人力资源差距悬殊等。主要的促进因素为科室管理者拥有较高的循证水平,主动参与循证方案的制订和知识培训;科室医护合作氛围较好等。根据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制订了14条行动策略。结论:早产儿胃残留评估与处理的临床护理实践与最佳证据存在一定差距,针对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制订相应对策,有利于促进证据转化。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病人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并构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湖南省某肿瘤医院住院的303例宫颈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LASSO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变量,构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留高血压、术后同步放化疗、术后长时间身体保持同一姿势、术后劳动强度、术后是否规律运动 5 个变量,经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增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放疗剂量 2 个变量后构建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基于测试集数据的C-index为0.858[95%CI(0.784,0.932)],模型在1、2年时间点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和0.881,其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情况较好。结论:构建的宫颈癌术后病人下肢淋巴水肿Cox比例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能为早期发现高风险病人、防治宫颈癌术后病人下肢淋巴水肿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调查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4年3月—7月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13例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手术相关因素采集表进行调查,对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13例病人中有90例病人发生角膜损伤,角膜损伤发生率为 21.8%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实施眼部护理措施是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的保护因素 (P<0.05) ,术前或出手术室时眼睑闭合不全(结膜十角膜可见)、术前或术中使用阿托品、身高较高为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发生率较高,术前眼部护理措施、术前或出手术室时眼脸闭合程度、术前或术中使用阿托品、身高是非头面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角膜损伤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角膜情况,实施围术期眼部护理措施,预防角膜损伤,提高病人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摘要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健康行为的潜在剖面,并分析不同健康行为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22年2月—2023年1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I(HPLP-II)、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对病人进行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讨病人的健康行为特征,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HPLP-Ⅱ得分为(1 38.46±21.52) 分,健康行为可分为健康行为一般型 (30.5% )和健康行为良好型 (69.5%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素养、恐惧疾病进展均是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恐惧疾病进展信息增益(0.35)最高。结论: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行为存在2个潜在类别,具有较为明显的分类特征,建议医护人员基于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行为特征,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健康行为;潜在剖面分析;影响因素;决策树
摘要目的:调查山东省农村来源流动老年人健康适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8月—2025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农村来源的2658名流动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适能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658名农村来源流动老年人的健康适能总分为( 58.34±7.72) 分,生理适能维度得分为 (46.57±6.31) 分,心理适能维度得分为(52.68±8.21) 分,社会适能维度得分为 (61.26±9.43) 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流动时间较长及慢性病种类较多的农村来源流动老年人健康适能较低( (P<0.05) ,流动原因中异地养老或家属随迁(照顾老年人或小孩)居住类型中与子女同住和愿意融入本地人中的农村来源流动老年人健康适能较高! (P<0.05) 。结论:山东省农村来源流动老年人健康适能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老年人流动时长、老年人流动原因、居住类型、愿意融入本地人中、慢性病种类是山东省农村来源流动老年人健康适能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弹性与转型冲击状况,构建网络并识别网络中的核心问题,探索变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8月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97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评价量表(UNSTS)进行调查,通过网络分析探讨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与转型冲击的相关性,并确定中心性指标和桥梁中心性指标。结果:网络结构揭示了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与转型冲击间的19个重要边缘。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集群中的“清晰思考”与护理实习生转型冲击集群中的“实习工作量过大”预期影响较大“实习工作量过大”是网络中重要的桥梁预期影响。结论:“清晰思考”和“实习工作量过大”可能是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与转型冲击间共同的干预目标。高校教育者与医院管理者可根据中心性指标和桥梁中心性指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弹性,减少转型冲击带来的影响。
摘要目的:构建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症状的横向网络结构,识别症状间的强弱关系及核心症状。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4月临沂市三级甲等医院的52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出现频率较高的3种症状为脱发(440例,84. 62% )、精力不足/乏力(435例,83. 65% )、食欲不振(400例, 76.92% ;作呕/恶心与呕吐、感到忧伤与担忧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感到忧伤的预期影响最大,其预期影响系数为1.09。结论:忧伤是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的核心症状,及时评估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减少病人多种症状的发生,减轻病人疾病负担。
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of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Library数据库,筛选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1月12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运用StataMP17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5篇文献,涉及4种中医外治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推拿、电针、针刺在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常规治疗,穴位埋线、电针、针刺在减少腰围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电针、穴位埋线、针刺在降低体重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穴位埋线、电针在降低体质指数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独特优势,穴位埋线与电针效果较佳。
摘要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钝性分离扩皮法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of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使用钝性分离扩皮法置入PICC导管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9月1日。采用RevMan5.4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l7.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7种钝性分离扩皮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置管后 24h 出血情况、穿刺点渗液方面,盲穿针外套管与插管鞘内鞘组装扩皮、插管鞘内鞘扩皮与常规刀片扩皮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钝性分离扩皮法较常规刀片扩皮法在PICC置管中表现出了一定优势,但最优钝性分离扩皮法的选择有待于开展更多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摘要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病人认知障碍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证据金字塔"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各网站及数据库中关于多发性硬化病人认知障碍评估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1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2篇,专家共识2篇,文献整体质量较高。最终从筛查与评估、认知康复、运动干预、物理干预、心理干预和支持应对策略5个方面总结出25条证据。结论:总结的多发性硬化病人认知障碍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对临床护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护理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证据并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检索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BMJBest Practice、PubMed、EMbase、Webof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早产儿喂养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由课题组成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指南2篇,证据总结2篇。最终从营养耐受情况评估、体位管理、肠内营养方式、实施监测、特殊疾病或情境下的营养管理5个方面总结出20条证据。结论:总结的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最佳证据有利于为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建议医护人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证据,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摘要目的:编制恶性肿瘤病人中医食疗需求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专家函询及预调查构建恶性肿瘤病人中医食疗需求量表,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325例病人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构建的恶性肿瘤病人中医食疗需求量表包括35个条目。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45;第1论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 ),第2论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24L ?<0.001 )。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1,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 0.979~0.983 。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8个特征值 >1 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度为 72.981%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指标均达到适配标准。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26,分半信度为0.961,重测信度为0.903。结论:恶性肿瘤病人中医食疗需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恶性肿瘤病人中医食疗需求的测评工具。
摘要目的:调查烟台市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现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11月入住烟台市医养结合机构的437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评估表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得分为80.00(62.00,102.00)分,供给得分为63.00(46.00,82.00)分,随着照护级别的递增需求及供给得分总体呈升高趋势。 0~3 级照护等级的老年人对突发疾病的紧急救治、慢性病预防和监测、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保健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需求得分较高,4级和5级照护等级的老年人对协助沐浴、穿脱衣、大小便、进食和饮水、翻身叩背等日常基础照护的需求得分较高。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需求程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供给程度整体处于低等水平,低级照护老年人对医疗健康保健需求较高,高级照护老年人对日常基础照护需求较高。
摘要目的:构建脓毒性休克病人急诊护理管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脓毒性休克病人急诊护理管理方案初稿,基于德尔菲法形成脓毒性休克病人急诊护理管理方案终稿。结果:共15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85,第2轮函询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480~0.630 (均 P<0.001 ,变异系数为 0.08~0.12 。最终构建的脓毒性休克病人急诊护理管理方案包括6项一级指标(早期评估与监测、液体治疗与调整、药物管理与监测、对症支持治疗、持续病情评估与监测、综合护理管理)、17项二级指标和52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脓毒性休克病人急诊护理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摘要目的:构建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形成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条目池,通过对3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方案条目进行修订,形成最终版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 14% 和94.29% ,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44. 12% 和 36.36%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 ).421(P<0.01) 和0.375( P<0.01? 。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的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结论:肩袖损伤修复病人运动方案具有科学性、临床适用性,可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温胃健脾膏加砭石热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入住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的66例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胃健脾膏加砭石热熨。比较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干预组恶心症状发生率 (63.6% 低于对照组 (87.9% ),干预组呕吐症状发生率 (54.5% )低于对照组(20号 (84.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病人恶心症状分级比较具有组间、时间效应 (P<0.05) ;病人呕吐症状分级比较具有组间、时间效应 (P<0.05) ;干预组预处理第8天的胃蛋白酶原I[(154. 70±47.09 ) μg/L] 和胃蛋白酶原I [[(14.36±4.11)μg/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1. 85±53.51)μg/L 和 (20,00±3.61)μg/L] 。结论:温胃健脾膏加砭石热熨有利于降低HSCT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症状分级,减小病人胃蛋白酶原受影响程度。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一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233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按照7:3将病人分为建模组(163例)和验证组(7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决策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发生率为39.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骨形态发生蛋白-2均为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心 .P<0.05 )。决策树模型显示首层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建模组模型的AUC为0.815[95%CI(0.747,0.872)],验证组模型的AUC为0.830[95%CI(0.761,0.899)]。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密切相关,构建的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城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多投入、多产出的原则,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城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选取我国15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 ,专家权威系数为0.85。第2轮专家函询指标重要性均分为 3.33~5.00 分,满分率为 20%~100% ,变异系数为 0.00~0.28. ,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305(P<0.01) 。最终构建的城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投入和产出2个维度,共5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8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城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为城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的绩效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ODSF)构建危重症病人初级安宁疗护咨询方案。方法:以ODSF为理论指导,基于文献回顾和前期调查结果,构建危重症病人初级安宁疗护咨询方案初稿。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危重症病人初级安宁疗护咨询方案终稿。结果: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 100.0% ,专家意见提出率为 57.1% ;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 92.9% ,专家意见提出率为15.4% ;2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和0.898;第2轮专家咨询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 0.00~0.17 ,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49 (P=0.001 ;可行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 0.00~0.19 ,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220(P<0.001) 。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24个三级条目的危重症病人初级安宁疗护咨询内容框架及危重症病人初级安宁疗护咨询流程。结论:危重症病人初级安宁疗护咨询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其咨询过程逐层推进,咨询结果有据可循,可为危重症救治与安宁疗护的整合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对成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2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入院跌倒风险、L3-SMI、营养风险、自理能力、疼痛状况进行评估。结果:429例成年住院病人中跌倒中高风险病人163例 (38.00% );正常L3-SMI病人358例 83.45% ),低L3-SMI病人71例 (16.5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所在科室、用药种类、所在科室护患比、营养风险、自理能力、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后L3-SMI是跌倒中高风险的影响因素 (P<0.05)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 >65 岁、体质指数 < 24.0kg/m2 、自理能力为独立或轻度依赖的病人中,低L3-SMI病人具有更高的跌倒中高风险( .P?0.05 )。结论:低L3-SMI的成年住院病人跌倒中高风险更高,L3-SMI可作为筛查指标识别跌倒中高风险人群,为成年住院病人跌倒风险管理及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从留置导尿病人漏尿的影响因素及减少漏尿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留置导尿病人漏尿的护理提供参考。
摘要对肾移植受者早期非计划再入院定义、发生情况、影响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和干预措施进行总结,旨在早期识别肾移植受者非计划再入院风险,为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摘要综述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发展史、国内外应用和培训现状,总结先进经验对我国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启示,以促进骨髓腔输液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我国危重症救护事业。
摘要总结移动健康技术在癌症幸存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移动健康技术在我国癌症幸存者院外管理中的科学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对现有的自杀抗逆力评估工具的内容、特点、应用现状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本土化自杀抗逆力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为科学评估自杀抗逆力水平、构建有效的自杀抗逆力干预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