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挟带巨大火球以50多倍音速风驰电掣划破大气层,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小行星直径约18米,质量约1.1万吨,撞击总能量为44万吨TNT爆炸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20倍。 这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后,能量最大的行星撞地球。电视镜头首次记录下极为震撼的相撞瞬间,它把人类防御行星撞地球必要性,直观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2025年9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 197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从此,一批批上海医生踏上北非大地,在摩洛哥偏远地区为摩洛哥基层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50年来,上海共197批、2025人次医务人员白衣执甲,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上海力量。 在摩洛哥,人们通过上海医生认识中国,可信、可靠的大国形象由此深埋于摩洛哥人的心中。援摩
50年,半个世纪,一群人的坚守从未间断。 今年是上海医疗援摩50周年,上海共197批、2025人次医务人员,不畏艰苦、白衣执甲,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为促进中国和摩洛哥之间的民心相通,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上海医疗界的力量。 197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 摩洛哥人民从上海医生身上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50个春秋,“民间外交”结出硕果。 2
暮色中的摩洛哥塔扎,晚霞满天。第197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塔扎分队驻地的灯光依然亮着。来自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张爱敏,对着一份病历凝神思索——患者是一位106岁的老人,髋部骨折,若不手术,可能永远无法再站立。 然而,手术室的C臂机已坏了14天。在没有影像引导的情况下完成高龄患者的骨科手术,风险极高。张爱敏没有放弃。他联合摩方心内科、麻醉科多次会诊,反复推演手术方案,甚至灵活调整
2025年7月15日,“中摩卫生合作项目-中医合作中心”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的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系列活动现场宣告成立。这是中摩两国卫生部门的重要合作项目,计划打造集医疗、培训、教育、宣传、科研五位一体的海外中医药服务平台,成为北非地区的国际化中医药中心,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事实上,中医早已成为摩洛哥一块响亮的中国金字招牌。自1986年上海派出第一支针灸组在穆罕默迪亚
阿拉伯语中,摩洛哥意为“日落之地”。摩洛哥与中国相隔万里,由上海市负责组建的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已在摩洛哥各地医院援助50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半个世纪中,每年9月前后,满载着援摩物资的货轮从上海陆续出发,通过国际海运航线运输,通常在海上航行近三个月后抵达摩洛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援外物资供应站是中国援外医疗队两大保障基地之一,承担了包括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在内的几十支中国援外医疗队物
医学生莫尼娅(左)与第195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员唐琦医生合影。 2022年底,上海援摩医生、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妇产科姚立群医生来到阿加迪尔哈桑二世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正当她为眼前的语言沟通难题一筹莫展时,遇到了一位摩洛哥女医生——莫尼娅(Mounia Lalouly)。这位五官深邃,脸上常常挂着爽朗的笑容的年轻医生,不仅会法语和阿拉伯语,更能说流利的汉语,可以帮助中国医生与当地病人沟通,
严伟医生今年最幸福的事之一,莫过于收到来自摩洛哥的一则消息。严伟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也是第5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塔扎分队的成员,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在摩洛哥参加医疗支援工作。 2025年年初,朋友转发她一条新华社记者写的报道《中摩产科医生的使命接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里面讲到一位摩洛哥的产科大夫伊曼的从医经历,竟跟她当年的援摩经历息息相关,这也唤起了她当年在摩洛哥
A 中国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举行,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本次投洽会举办投资促进活动超过百场,超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会。 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强调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继续和世界分享自身的发展机遇,
热词 碳音球 一种人造羽毛球。由人造毛片搭配碳纤维复合材料毛杆打造而成,击球声音清脆响亮,手感非常接近天然羽毛球,所以取名为“碳音”。由于碳纤维毛杆边缘比普通球锐利,碳音球更容易扎手。 空热量 源于英语empty calories,指含有高热量,却只含有少量或缺乏基本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油炸食品和烘烤食物,很多就属于“空热量”食物。“空热量”食物是减肥和奔赴健康之路的绊脚石。 数据
壹 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近日表示,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健康科普信息,发现“假科普、真带货”行为可以举报。 贰 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投资持续活跃,经济新动能日益壮大,本地区产供链合作韧性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近日介绍了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的有关情况。 叁 “芊金”母性非常强,第一时间抱
每天洗碗时,我都看着窗外的那棵香樟树出神。它终于和别的兄弟姐妹们在色彩上已不差分毫,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这个时间用了整整八年。 2017年,我妈来沪小住,她指着窗外的一棵香樟树对我说,你看,那棵树很快就要死了,它的叶子已发黄、发白。我一看,果然,那棵树与别的树一对比,色彩上浅了好几个度,别的树叶油亮发光,而它的叶子枯黄、干涩,就像老人的白发,失去了精气神。 之前小区为拓宽停车位,把所有的绿
午后,货送到小区,意外突如其来。送货的男司机刚下车,突然捂住胸口,汗珠不断滴落,嘴里不断呼喊着,难受,我好难受啊。这是什么情况?!顿时傻眼的货主——2楼的一对小夫妻茫然不知所措,又不敢上前。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走过。这是4楼的住户。老人上前低声说:“我以前是医生,让我看看。”他蹲下来检查后,判定是心梗,又说:“赶紧打120,快!”如梦初醒的小夫妻,忙不迭地打电话。 老人指挥着女儿
我在东海超市对面的站台等八点半的公交时,常常遇见一个老人。 闹市区等车的人一直很多,我不喜欢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里,总独自站在一边。车来时,前面的人一拥而上,我自然是落在最后。那个看上去有八九十的老人原本也在我前面,但每次我只两步就赶上了他。我发现他简直是在“移步子”,走得很艰难,还拎着满满一大篮菜。我赶紧接过了他手中的菜篮子,让他先上车。他扭过头,对着我咧开了嘴,纵横交错的皱褶里全流淌着笑意
上周,等到新华社平台发出阅兵现场图片后,《新民周刊》胜利日大阅兵珍藏专辑《东风震撼》拼版终于完成最后的拼图。此前,特约摄影师杨帆已经从北京发回一些花絮照片。我曾多次采访的上海师大教授苏智良也在北京观礼。两位都曾亲历了十年前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其实,并非亲历现场者才关心阅兵。我下班坐地铁,看到许多人打开手机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阅兵回放呢,大家戴着耳机,或者关掉了声音看画面,能够感受普通人的心潮与
刘迪 2025年9月6日,秋筱宫家长子悠仁亲王迎来19岁生日。这天,日本宫内厅为他举办了加冠仪。天皇赐冠象征成年,其后举行觐见仪,悠仁向天皇、皇后行礼,再参拜祖先神殿。这是皇室时隔40年再次为男性皇族举行成年仪式。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悠仁是唯一年轻一代的男性皇族,继承顺位仅次于父亲秋筱宫,如无意外,未来将成为第128代天皇。然而,这一“确定性”并未消除社会的争论:是否应修改《皇室典范》,允许爱子内
1.刻舟求“奸” 9月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日本参议员石平长期在台湾、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散布谬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出生于中国四川、极其反华的石平于今年7月当选日本参议员,他原籍中国、后归化为日本国籍改名石平太郎,充当汉奸“急先锋”。 2.
近年来,中国体育界的“小孩哥”“小孩姐”群体正以愈发鲜明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他们不再是传统认知中十四五岁的“大孩子”,而是十岁左右甚至更小时就能站上大赛领奖台的真正的“小孩”。 这些低龄运动员的亮眼表现,既展现了中国青少年体育的活力,也引发了对“体育小孩哥”为何增多、影响如何的热议。 “小孩哥”“小孩姐”闪耀体坛 2024年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预赛现场,11岁的郑好好成为全场焦点
刘羿在骑射中。 浪花翻涌、群鸥翱翔,江海之畔,9岁的少年策马奔腾,或弯弓射箭、或挥舞长枪,这英姿飒爽的身影惊艳了全网。网友们惊叹“壮哉,我中国少年”“这才是男孩子该有的精气神”“鲜衣怒马少年郎,在这一刻具象化了”,还亲切地称他“少年将军”“骑射小孩哥”。 已经在马背上驰骋5年的“小孩哥”刘羿,是高不可攀的“别人家的孩子”吗?近日,《新民周刊》记者走进了他的生活。 “练骑射比在学校轻松” “
上图:“纳希莫夫海军上将”重型核动力巡洋舰。 俄罗斯有多久没有在海军领域发奋了? 似乎在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一年,当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沉没以后,此后两年多,俄罗斯方面都没有在海军建设方面用上力。甚至至今为止,其黑海舰队反而越来越退缩到俄本土海域,在俄乌冲突中越来越无法发挥海军作用。 回想冲突之初,俄海军曾突袭乌克兰敖德萨海上门户蛇岛,“莫斯科”号等频频出动向乌克兰腹地发射导弹。
从沙俄时代,到苏联时期,再到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俄罗斯海军建设曾经给国家带来许多荣光。但其成军思路有时候又令国家发展思路方面产生偏差。如今,在21世纪走过四分之一时再看,俄罗斯海军建军思路之变,不仅仅预示着俄罗斯海军向何处去,也预示着俄罗斯向何处去! 沙俄时期 俄罗斯海军的建军史,最早要追溯到1636年。当时沙皇罗曼诺夫治下,俄罗斯建造了一艘三桅战船“弗雷德里”号。可惜在第一次航行中就沉
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多年前巡弋之姿。 今年7月,俄罗斯海军宣布,由于长期的维修困境以及经费的严重短缺,再加上海军战略的重大调整,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的所有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工作被迫暂停。它被无情地封存,舰上所有可用的重要设备和机械被逐一拆除,用于其他舰艇,而它那庞大的船体未来可能面临被出售或者拆解报废的悲惨命运。 这艘承载着俄罗斯海军荣耀与梦想
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图/上海合作交流影像档案库 云南怒江的咖啡,新疆喀什的西梅,青海果洛的虫草,西藏日喀则的青稞……9月5日至8日,一场汇聚四方风物、联结多地情谊的消费盛会——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 这场展销会以“跨越山海 申情乐购”为主题,集中展示来自上海对口支援、协作与合作地区及合作框架协议地区的优质特色商品,为上海市民带来一场集购
参观K11大厦二期“纵向创意城市”展示厅。 8月29日上午,上海淮海中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与黄浦区政协农工党界别委员工作室联合开展“加强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专题协商活动。 当天,委员实地考察了位于香港广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K11大厦二期“纵向创意城市”项目。协商会上,街道营商办和市场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街道在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监管方面
2022年5月,来自重金属乐队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吉他手汤姆·莫雷洛在推特上表达了对斯坦福大学著名化学教授卡罗琳·贝尔托齐获得诺贝尔奖的祝贺。原来,贝尔托齐在近四十年前,曾是汤姆·莫雷洛所在摇滚乐队“厌学”的键盘手。 翻开贝尔托齐60年的人生之书,会发现这位出身在科研世家的女科学家,学术之路并不平坦,但她始终充满激情地对待自己的梦想,将对科学与音乐的热爱渗透到生活中
刘锡明在《青河绝恋》中饰演反派。 刘锡明,香港演员,祖籍广东潮阳。参与第十四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1988年)加入娱乐圈,并且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六届新秀歌唱大赛中夺得银奖(亚军),旋即签约TVB成为合约歌星及演员,在当时曾被无线电视力捧,与林文龙、陈嘉辉、张卫健并称太阳之子,并于1991年获得无线“劲歌金曲”新人金奖。后先后到中国台湾和内地发展,成为两岸三地的实力演员。 久违了,刘锡明。
薛湘灵(吕洋饰)与“锁麟囊”。 天津京剧院一级演员吕洋今年8月下旬专程来沪,冒着持续酷热,与上海京剧院合作,领衔主演了程派名剧《锁麟囊》,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一气呵成,炉火纯青,是一次对程派经典的虔诚致敬。天蟾舞台观众踊跃,掌声和喝彩声不绝于耳,吕洋数次谢幕,并清唱了一段才得以下台。 吕洋从小热爱京剧艺术,4岁便与程派结缘。吕洋的父亲是个戏迷,一次父亲拿出旦角各流派唱腔的录音带给吕洋听,
恺蒂专栏作家英伦新居民 从西班牙最南部的小镇塔里法, 坐船一小时就能到摩洛哥的丹吉尔。电动渡船每小时一班,载人载车,悄无声息地在海上滑行。有盘桓一二日的游客,有来往两地工作做生意的人,也有走亲访友或回家探亲的人。 从丹吉尔的码头走到老城,只需十分钟。快到中午,狭窄蜿蜒的小巷行人稀少,狭窄而安静,有的地方只容一二人擦肩而过。丹尼尔素称“白城”,明晃晃的骄阳下,雪白的墙壁更是耀眼,与四月曾经去过的
沈嘉禄专栏作家爱好美食和收藏 一年一度的上海艺博会又来了,但在信息层面居然激不起一朵浪花。是全球艺术市场的低迷还是艺术家的迷失抑或休克?反正艺博会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困境。不过亮点和惊喜还是有的,比如“寻梦与重构——邵毓挺当代艺术作品展”。 作为收藏家、摄影家和油画家,他之于上海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耗时数十年收藏的关于上海经济、文化领域的文献档案超过20万件,据此开发的文创产品也极其丰富,
苗炜专栏作家读书,写字,旅游,锻炼 很多人都看过那张照片: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三人留下一张合影,泰戈尔居中,徐林二人站在左右。还有一个仆从从泰戈尔身后探出头来。这张照片是黑白的。感谢AI,有一天我看到了彩色照片,居然带动态效果,林徽因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襟,这个动态有一股震荡人心的力量,让我重新又看了很多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 泰戈尔访华,留下不少照片,其中有一个人物,中文名叫恩厚之,
唐云作品:葵花朵朵向太阳。 在近现代名家林立的海派画坛,唐云先生以其“高雅可嘉”的无上人品、清新俊逸的高超画艺以及独具慧眼的鉴藏眼力,独立高标,享誉画坛。其花鸟、山水、人物、书法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花鸟画成就尤为卓著。 他用一生的创作实践,向世人诠释了“爱画入骨髓,吐词合风骚”的丹青心迹。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年度重磅展览“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齐集80余件唐云力作
《江南器物志》徐风著译林出版社2025年7月 江南的魂灵藏于何处?不在飘渺烟波,不在精致亭台,而在锄钎的磨损处,水车的龙骨间,合欢桌的拼接缝里,甚至一碗豆腐花氤氲的热气中。徐风先生的《江南器物志》,恰似一幅以器物为经纬的江南《清明上河图》,让沉默的器具开口说话,道尽一方水土的百年烟火与精神脊梁。 翻开书页,便踏入太湖西岸的器隐镇。这名字起得绝妙——器物隐于此,灵气藏于斯。小镇筋骨是山,血脉是水
为纪念中俄建交76周年,中俄电影人合作拍摄的大片《红丝绸》,继今年2月在俄首映后,又于9月在我国公映。该片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意义,展现了中俄守望相助的友谊,呼应两国携手打败法西斯的历史,赓续世代友好的愿景。 1957年,两国曾合作拍摄第一部宽银幕影片《风从东方来》,颂扬两国青年的珍贵友谊;而《红丝绸》以史诗+悬疑的谍战片类型,继续颂扬两国人民铭记历史的传统友谊。 此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