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经济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之举。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提出了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我们党关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理论和
202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与自我革命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重要经验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将党的作风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景仰的英雄,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卓越的智慧和伟大牺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无数英雄志士以赤胆忠心、保家卫国的热血担当和血战到底的大无畏勇气,在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永载史册,被刻进纪念碑塔、写进
消费是居民购买行为,反映的是经济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促消费历来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当前,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今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我们要在理论上深化认识、实践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是党中央科学研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就业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 推动科
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围绕推进“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一系列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两个结合”推进工作、履行文化主体性巩固职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遵循。 一、“两个结合”是建立文化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优势和效能日益彰显,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局面。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
202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必须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指明方向。 一、深刻认识“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进出口增长2.9%,其中出口增长7.2%。这表明,中国经济顶住了下行压力,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新”的动能逐步累积。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截至2024年底,已有9.4亿人生活在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进入了城市更新